第211章 被蜀王看上了?(1 / 2)

当王玄策从甘露殿内出来的时候,神情间满是不解之色。

刚刚李世民询问自己同蜀王什么关系,他还愣了一下。

如实回答并不认识之后,他才知道自己今天能够面圣,居然是因为自己被蜀王看上了。

他一个偏僻之地的县令,距离蜀王李恪的封地上万里,是如何被李恪知道的?

带着心中的疑惑,王玄策回到驿馆都没想明白原因。

至于同僚,羡慕之余,也是纷纷上前恭贺。

“听闻王大人深受陛下器重,这一聊就是三个时辰,走的时候还是天亮,这回来天都黑了,看样子传言并不是假的!”

“王兄受圣恩垂青,日后若是飞黄腾达了,也莫要忘了我等啊!”

“是极是极!王兄这飞黄腾达,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听着周围的恭维声,王玄策也只是笑着应付了几声,心中却还在想着李恪举荐自己的事情。

见王玄策心不在焉的样子,融州刺史李袭志看在眼中,不动神色的挥了挥手,众多官员这才散去。

一时间,只剩下了李袭志和王玄策两人。

“玄策,为何见了陛下闷闷不乐?”

听到询问,王玄策面带迟疑的看向李袭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大人,下官今日

见到陛下确实是高兴,只是陛下最后和下官说,这一次召见下官,是因为得了蜀王殿下的举荐。”

“可是下官从未见过蜀王殿下,因此心中疑惑。”

听到这话,便是李袭志都面露诧异之色。

“蜀王殿下?”

王玄策点了点头,见李袭志都样子,疑惑道:“大人,这蜀王殿下是什么样的人,为何会注意到下官?”

私自结交皇子可是大罪,王玄策现在就担心这李恪不是个靠谱的皇子。

对于王玄策的担忧,李袭志也没有意外。

朝中官员,除了长安城和山东一地的官员对李恪有些了解之外,像是王玄策这种地方官,甚至于是地位很低的地方官,很少听闻长安的事情。

一是没有消息的来路,二是这事儿距离他们太远,压根不会关注。

但是李袭志却不一样,他是融州刺史,更是岭南道能够和冯盎等岭南道老人比肩的封疆大吏。

对于长安城的动态,那自然是时时关注,不敢有丝毫错过。

今年来长安之前,他看到长安的邸报上出现最多的人名,就是这位蜀王李恪。

回长安过个年,但凡做事就是震动朝堂的大事!

尤其是前几天,更是直接将吐蕃的使臣叫到面前严词拒

绝和亲一事。

这位皇子以他这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来看,压根不是个省油的灯。

“蜀王殿下此人有些特殊,更准确点说,此人有些难以捉摸。”

此话一出,王玄策愣住了。

还有这样评价皇子的?

“这是为何?”

李袭志看了一眼王玄策,对于这位年轻人,他是很看好的。

岭南道的官员,十之七八是被朝廷流放到岭南的,能力有但更多的还是混日子,这年轻人科举之后来到融州任职,任劳任怨政绩也是不错。

李袭志有心扶持后进,因此也没有过多隐瞒,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之后,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东西告诉了王玄策。

“蜀王殿下先前一直在齐州封地,齐州的事情本官知道的不多,但这位王爷回来长安的这段时间里,同朝中士族争斗,无一败绩,将范阳卢氏一族掀翻,至今朝中士族不敢多说一句。”

“这份本事放眼陛下的龙子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后来治理天花,更是手段不同寻常,老夫听闻户部已经将蜀王救灾之法记录条例,以备日后使用。”

听到这些,王玄策睁大了眼睛,神情间满是不可思议的模样。

“这蜀王殿下如此厉害?”

“厉害?”李袭志摇摇头失笑一声,“还有更离谱的事情。”

“前段时间吐蕃使臣入京,威胁朝廷和亲,被蜀王拒绝,并且劝说动了陛下,拒绝此事,并且降旨让蜀王全权负责吐蕃事物,就连前朝萧后最近被解除禁足也是蜀王所做。”

“你身为朝廷命官,应当知道朝中能够左右得了陛下意思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更何况,他还是个皇子。”

听到这里,王玄策整个人都傻了。

皇子身份,看似尊崇,但在朝中除了太子之外,一般都难有作为。

似李恪这般招摇,还没有被人针对的可不多见。

“可是下官并未听闻朝中有人针对蜀王啊?”

看着一脸茫然的王玄策,李袭志对于这个反应那是相当满意,因为他当时也是这个反应,后来才想明白。

“这就是老夫说的奇特之处。”

“这蜀王殿下看似招摇,但每次做事之后,都极为低调,加之陛下和皇后都替他出头遮掩,太子更是对其没有半点戒心,就连那素有才名的越王都甘心居于身后。”

“这样的皇子不要说见过了,你听没听过?”

王玄策摇了摇头,随即开口道:“蜀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