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426(一更) 行将班师(2 / 3)

两人都从吕令雎这里领了办事的工钱。

前者负责在袁绍只能吃牢中伙食的时候在他对面吃席,另一个则负责在袁绍的对面数大豆——数出声的那种。

崔烈一问之下才知道,第二个是吕令雎问了司马懿之后从他这里得到的建议。

他一时之间不知道是应该可怜一下,袁绍本就不怎么样的处境,还要在此时再雪上加霜一层,还是应该感慨,乔琰所栽培出来的下一代接班人真是……本事惊人。

而这些其实在他这里还能算是孩子的二代官员,虽说手段如此,却也从未有打扰乔琰计划令其难办的举动,在分寸感上表现得并不差。

反正也正如乔琰所说,对于有些人而言,活着看到大雍的蒸蒸日上,活着遭受这种种磨砺,远比死了更为折磨。

何况,袁绍想要借此保全他的三个儿子,难道真能如他所愿吗?

能如沮授审配一般身处高位却还颇得名望的着实不多!

在短短半月之间,先后殒命的冀青二州名流已令这邺城长街上的行刑之地几乎为血色浸透。起先,那些闻讯赶来的民众还有些犹豫,不知乔琰所提出的这等举措是否只是在作秀。

但大约是刘辩之死给了他们以举报的底气,又有第一个被杀的罪臣为例,一条条申诉上报的罪状都陆续呈递到了乔琰的面前,也随着她的下属陆续接掌冀青二州卷宗予以验证。

很是不巧,这论罪当斩之人里就包括了袁尚。

最得袁绍喜爱的袁尚能在被曹操擒获之时说出想要冰来降温,已不难让人猜到,他平日里所能得到的宠眷优渥到了何种地步!

表面上看他诚然是袁绍最喜欢的那种样子,相貌俊秀,亲近长辈,言辞动听,可背地里的欺男霸女、侵占土地之事他是一点都没少做。

在被推上刑台的那一刻,他再有多少失态恐慌,也显然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他也不可能看到自己的父亲前来将他保下来,只能看到在刀斧落下的那一刻周遭的百姓都做出了一番拍手叫好的举动。

袁尚的死讯被乔琰带到了袁绍的面前。

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已又看起来年老了几岁,其衰老的状态也显然并不只是表现在脸色和发色之上,还有他此刻稍显佝偻的脊背,以及他在将麦粒从指尖拨过的时候表现出的一刹停顿。

但当他听到袁熙袁谭得以存活下来,又成为了劳工之中的一员,手上的节奏重新加快了起来。

这份数粮食的工作当然不可能给他以浑水摸鱼的机会,一旦他的速度变慢,就会有人“督促”他加快速度的。

他的目光没有朝着乔琰的方向看,生怕在看到对方这等彻底成为天下共主之时的样子,他会将自己认命的决定收回去,做出什么愚昧到让袁氏彻底消亡的行径。更怕他会忍不住在乔琰此刻的战果之中越发难以忍受这等枯燥的折磨,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只是在此时看着自己手中流过去的麦粒,感觉自己好像看到了一片历史的流沙,正在以不能由他干涉的方式流淌过去。

在听到乔琰的脚步声逐渐远去的时候,这袋麦子正好数到了最后一颗,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够经手的东西了。

此后冀州如何,与他再没有任何的关系。

“说起来,陛下打算以何人接手冀州刺史的位置?”曹操从乔琰这里听到了袁绍的结局,叹了口气后这才开口问道。

青州刺史的位置,早在青州还未曾被收复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贾诩的囊中之物了。

他这趟没往邺城前来会师,虽是有那么一点犯懒的意思,但也可以说是在着手恢复青州地界上的政务。

那么空缺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冀州刺史的位置了。

邺城朝廷的影响力势必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会留存在冀州,冀青二州也正如乔琰所说,若是算起此地的情形,不知比其余各地落后了多少年,真要派人前来治理的话,必然得是乔琰的心腹,还得在行事上有着足够的魄力和能力,有着肃清战后秩序的底气。

乔琰几乎并未犹豫地便回道:“我有意令子脩接任汉中太守的位置,将徐元直调回接掌冀州。”

“此外,幽州方面此前留了太多的人手,本就是为攻破冀州而准备的,今日正好再行进行一番调度。”

诸葛亮、司马懿和陆议全都放在一州地界上培养,外加上还有个荀攸在那里,实在是浪费了,司马懿已是预备放在豫州去协助崔钧了,正该将其余三人分去三州境内。

包括将领的调度,在回返长安后也当进行一出调整。

令徐庶担任冀州刺史,其实不算让曹操感到意外。

这位是当真符合这嫡系官员、忠心耿耿、实力与资历具备的条件。

不过让曹昂担任汉中太守,却着实让曹操有点意外了。

可当他对上乔琰目光的那一刻,他又清楚地看到她在做出这番委任之中的坦然。

她既敢对曹操做出车骑将军的委任,也为何不敢放手用曹昂为官呢?

汉中之北的长安乃是她的龙兴之地,汉中以北的益州已经随着南蛮平定而再非隔绝世外之地,位处中间的汉中绝不会因委任了什么人在此便被夺走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