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建奴,给建奴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迁徙到辽南,程世杰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地种,给他们活干,这些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现在他们基本上吃饭不成问题了。当然,距离真正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这些百姓都是淳朴而善良的。
最关键的是,程世杰封为国公了,这可是大明自成祖靖难之役后,封了六位靖难公爵以后,两百多年都没有发生过的盛事。
他们这些程世杰治下的百姓自然是欣喜若狂。老百姓嘛,当然希望那些有能力的、善待百姓的官员能够步步高升,越来越强大,为自己提供更好的保护,谋取更多利益啦。
狂喜的百姓万人空巷而来程世杰归来,程世杰所过之处,老百姓热烈的欢呼和掌声,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被自豪塞满了。
让朱微媞感觉这金州的百姓,比京城还多,当然这是朱微媞的错觉,别说金州,就算是整个辽东,现在还没有顺天府的人数多。
整个顺天府下辖五州二十二县,拥有四百七百十余万人,当然,有一件事,金州是可以和京城相比的,整个京城大小商户共计为五万七千余户,相当于北京城一百二十四万人中,每五人有一个是商人。
但是,金州这个比例却高达三分之一,从事商业的人口,超过七万人。
辽南现在非常忙碌,当然,他们一直忙碌,随着春耕在既,每天都有大量的青壮男子,推着鸡公车、或者赶着大车来到金州,然后装上土豆、红薯之类的种子,运往周边辽南四州各镇。
随着去年大量的红薯和土豆产出,辽南百姓率先习惯了食用土豆和红薯,由于营养丰富,价格低廉,很受欢迎。特别是大量的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对于红薯和土豆,发明了无数种吃法、用法。
辽南的宁海军军属和烈属,是辽南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卖掉了一些土豆,也算赚了一笔了。
人要是有了钱,在填饱肚子之后,就会开始产生新的追求,那就是对于衣食住行,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辽南军属和烈属,几乎家家户户有马或者有牛,当朱微媞踏上辽南的土地,第一感觉就是车多。
大车、鸡公车、鹿车、双轮马车、四轮马车,道路上车轮滚滚,密密麻麻,如果把这些马车换成汽车的话,现在的情景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县城,居然开始了堵车。
辽南的发展,与程世杰的规划是分不开的,他最开始就想把辽南打造成一个工业基地,也可以说是工业帝国。为了让百姓们体会到工业帝国的便利。
工业帝国的一大物色,那就是工业产品非常廉价。
就比如说,当年普桑刚刚国产的时候,卖出十八万元的天价,当时人均工资多少钱?作者当时没有参加工作,不过,当时记得月收入二百多块钱,也就是说,工薪阶层如果想要买一辆桑塔纳,需要九百个月不吃不喝。
当作,作者君村里有个人买了一辆桑塔纳,同年有一个亲戚在城市里花了三万四千五百块钱,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一百三十多平方的房子,当然不是小高层,因为当时全市没有一幢高楼。
如果按照现在的房价,作者所在的城市在九千到一万三千之间,哪怕以最低的均价九千计算,五套房子也值五百多万。可问题是,现在呢?就算收入不高,一年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购买一辆普桑不成问题,这就是工业化的优势。
程世杰也是采取这种方式,早在辽阳大捷之后,建奴的危险已经大幅度降低,所以宁海军枪炮局、军械局、装备局各下属的工厂,都从军用物品,转为民用物品。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军品的质量是非常过硬的,特别是军服被服厂生产的民用被服之类的产品,虽然染色不是黑色,而普通百姓,对于这种质量好,耐用的鞋、袜、衣服、被褥、床单都非常喜欢。
这样以来,军用工厂转为民用,对于辽南的民用同类工厂来说,简直就是降纬打击,不过好在辽南不好卖,这些工厂可以卖往中原,还有是极大的市场缺口。
当然,对于中原的小农经济也是降纬打击。
除了传统的纺织业,军品最大的打击,其实是钢铁产业,以把一斤重的精钢打造的菜刀,原来的时候,每把普通铁菜刀,也需要六七钱银子,可现在,只需要二钱银子。这让普通百姓用不起菜刀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历史。
特别是冬天和春耕之前抵达辽南的流民,他们发现日子并不难过,这里到处都是工作机会。
比如说他们可以窑厂烧制砖瓦,也可以去兴建厂房的工地干活,也可以给普通百姓盖房子,也可以去尚未投产的工厂去干些杂活,可以去挑煤。
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应用,辽南沿着煤炭衍生了很多新兴的产业,比如说煤球、煤球工厂,煤球模具厂,特别是煤炭的运输。
煤炭不仅仅用来生火取暖,也用来炼焦,事实上煤炭并不能直接炼钢,煤的含硫量相当高,得先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