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大年初五迎财神(3 / 4)

去国科大了。还是太小了,跑远了我也不放心。所以我就想着要是虞山这边机场要是过审呢,就直接在沙城投个卫星研发公司,你们有兴趣的都可以挂个名,经费不是问题。对我这个侄儿的支持,我是上不封顶的。”

几个老头儿顿时“肃然起敬”,把过去几十年能想到的关系都想到了,这个所那个所的,这个院那个院的,一合计,怎么地也能整个两三亿启动资金吧?

“张总,这卫星研发其实也挺烧钱的,您这么多项目……”

“哈哈哈哈哈哈……放心放心,上不封顶就是上不封顶,字面上的意思。”

“……”

没有吹自己到底多有钱,不需要。

大过年的大家也都高兴,所以聊起来比较随意,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不管是穿军装还是不穿军装的,也都爱往张浩南这边化缘。

一是科研转化上,总有意想不到的成果,连中科院也是认账的;二是钞票干净,没有恶心人的附加条款,除了审计比较严,其余都挺好。

今天农科院的人也过来了,毕竟去年农科院那个一级岗位十万年薪,四百万元仪器设备和课题启动费,实在是寒酸。

农科院的计划是五年招聘二十五个,这待遇根本就拿不出手,而且农科院还是面向海内外的招聘计划,这就更不合适。

海外已经拿到教授职位的农学人才,每个月给农业公司搞点咨询,就不止这个数。

一些委托试验都是直接扔个带的博士生去做,旧社会的老地主也就这般轻松。

但农科院确实没钱,若非中国有大量明星科学家,可以通过明星科学家来申请大批经费,其实基层农学研究非常难搞。

“沙食集团”的千万经费课题的农副产品项目非常多,之前“鳗鲡人工培育”的大项目“密而不发”,但其实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跟水产、土壤、环境等等项目有关的单位,都在打听。

岗位待遇非常非常好,并且像东北、华北地区,“沙食集团”拿了大量土地开发福利房,基本上单位在京城的农业技术方面科研人员,甭管是结了婚还是打算结婚的,都想跳过来,或者说就是让单位跟“沙食集团”合伙。

原因就在于“沙食集团”的待遇中,明确了住房条件,人均三十五平米为起步标准。

结婚或者跟父母同住,视原本住房条件来调剂,基本上家属也遵循这个原则。

因此理论上来说,小夫妻两个,就能有七十平米,三口之家那就更爽了。

福利房并不进入房地产市场,所以“沙食集团”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去开发,除了给当地政府钱之外,就那么一丢丢物料钱。

整体上来说,福利房项目不如鳗鲡来得占用资金。

甚至从单位物料成本来计算,福利房远不如养猪场。

今天农科院的人过来,就是询问福利房的事情,上上下下都关心,因为科研人员的住房条件改善,涉及到单位的组织关系,是个挺麻烦的事情。

一般人还真摆不平部委以及京城市政府,张浩南是非常罕见能打通多方关节的超级猛男。

“都别站着,都别站着,来了吾家埭,就当自己家,随意一点。这里虽然乡土了一些,但对科学家都是很尊敬的……”

今天过来端盘子帮忙的,都是做家政的本村妇女,年初五也没有制服可以穿,都换洗着呢,所以就是乡下最常见的围裙加袖套。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妇女的存在,气氛确实没有那么端着揣着,来的人虽然急切,都还是定下了心,好听的话进门之前就说了,现在一起闲聊,那就是真正的座谈会。

找个舒服的座儿,然后慢慢谈。

“大家互相都熟悉,不熟悉的,今天见过一面,也就都熟悉了。多的废话,今天就不用多讲。大年初五既然来了,我这要是不做‘财神爷’,那也不合适嘛。”

众人顿时哄笑,话说破了就没有什么好尴尬的。

“科研经费上呢,我跟‘沙食集团’也好,‘紫金科技’也罢,还是说其余什么公司、工厂,都是强调过的,不要怕花钱。账面资金从来都是大进大出的,花了百八十亿,过个几年,突然就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回来了。回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就是实体渠道,也可能是虚拟市场或者其它无形资产,总之呢,首先钱的问题,在我这里,过去不是问题,现在不是问题,将来更不是问题。”

张浩南手里抱着一只泡了茶的玻璃杯,见众人眼神期待,也没有让来的人失望,“战略部成立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之后会有专门的科研预算部,预算委员会的考核标准,跟行政需求没啥关系,基本就是经费对标欧美,但人员配置要远高于欧美,多赛道竞争,不能产业转化的成果,也会作为储备技术,保证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探索,所以依然会有预研资金池。”

“从投入上来说,会参考中央的科研投入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程,我呢,就是做个补充,当然了,肯定还是跟企业产出正相关。比如说‘大豆育种中心’,那是因为‘沙食集团’本身就有粮油生意,在中亚地区投资了两千多万欧元,光养活游说集团包括NGO在内,每年就不小的开支。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