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一路自西南向东北行进,过了约莫两个时辰,便和左侧一条更加宽阔的大江汇合。应是夏江无疑。 夏江甚是宽广,此处当有三里开阔。滚滚江水向东流去,两侧皆是崇山峻岭。大江之上,虽无防卫之兵,但为了行船安全,大船在伙长的指挥下,刻意行驶在靠近大夏这一侧。 问起原因,原来是大江之上,有可能会遇到水贼。就似林间响马。大夏王朝国泰民安,民间富足,少有水贼。水贼多出于动荡不安、分崩离析的大晋。 自广南县到巫山县这一段,南北皆是大夏领土,自是安全无虞。 六人为了节省银两,只开了三间客舍,皆是在一层左侧。还是老规矩,二位长老一间,元洛、元玉、元真一间,青阳嫣然一间。本来标价也是二人一间,每间两个三尺床铺,一应被褥,一门一窗,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总船钱是够的,船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知元洛三人,如何安睡。 六人一开始很是兴奋,便挤在一间客舍,有说有笑,品评浏览过往不同的风景。 船行一日,天黑之时,便到达了枳县码头。 到枳县的游客,陆陆续续下去。大船要在码头停泊一夜,翌日辰时才会重新启航,因此亦有游客下船游玩。 道教《神仙传》记载,曾有方士于枳县平都山修炼二百载,白日飞升。书曰:“新野山北,予受和君神丹要诀,道成去世,副之名山,如有得者,列为真人,行乎去来,何为俗间。”弟子四人听青玄说起这些典故,便嚷嚷着去看看。大船反正要在此驻留一夜。索性带着弟子们去游玩一番。 六人便在船老大处取了登船信物后下船。 枳县县衙在夏江北岸,平都山位于县衙东北。六人沿着路引一路寻去,走了茶盏工夫,便看到了一座方圆数里、约百丈高的山峰。 这个山峰看起来很是普通,与西蜀郡三千大山、楚岳郡比比皆是的名川大山相比,很不起眼。这也引起了六人的兴趣。 六人继续前行,不足数百步,便看到了一扇古朴山门。山门两丈余高、一丈宽,上面的字迹已是剥落的看不清晰。 穿过山门,拾级而上。行完百余台阶,便出现一个木制殿宇。殿宇宽约五丈,乃是二进,前矮后高,左右各有两个偏殿。很是小巧。殿宇经过数百载风吹雨打,已趋破败。幸有香客时常修葺,殿宇不至于漏风漏雨。 六人穿过前殿,前行十余步,便看到正殿。正殿上书:“长生”二字。殿内有一尊高约丈余的泥塑白衣书生,左手执一卷张开的泥塑书籍,右手手捋长须,站于殿内。此书生当是《神仙传》中提及的白日飞升道人。 道人怎会是书生打扮?众人不明就里。 书生身前乃是一个三足香炉,炉内轻烟袅袅。香客三三两两、络绎不绝。皆是跪拜之后,燃香于内。 书生左右一幅楹联:“佐命唐虞逮汉世好道苍霄遨仙都,奉事圣师授要诀神丹度世享无极。” 众人看不明白这幅楹联的意思,只能猜测个大概。大意是说,书生授命上天,生于大汉,爱好道术,想要修仙了道,升入仙界。由于自己侍奉圣人师傅,得传要诀神丹,终于得道成仙,享受无极之境。 六人看到这幅楹联,暗忖之后,皆是相视无言。此书生,和天辰子师祖竟有相似之处。那这个圣人师傅,又是何方神仙呢?《神仙传》只记载了“和君”,和君是何方神圣?不得而知。 长生殿不大,六人入内,出于尊重,朝着白衣书生叩拜之后,自里边转了一圈,便鱼贯而出。 “吱——扭——” 六人正准备离开,自左侧偏殿出来一个老道。 “六位——仙长留步。”老道压低声音一开口,六人便一惊,难道暴露身份了? “见过道长。”六人向着老道稽首行礼。 “六位仙长可否入偏殿一叙?”老道请求到。 “请。”青衣、青玄微微沉吟,决定入内,看看这老道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左侧偏殿不大,入内有一方桌案,桌案上方乃是一幅发黑发暗的画像。画像之内仍是长生殿供奉的那尊白衣书生。只是姿态不同,白衣书生双腿盘坐,双手掐子午决,负阴抱阳。书生右侧则是画了一方短案,短案之上,有一壶酒,还有一卷竹简。整个画像当有四尺高下。桌案下方是几个蒲团。 偏殿左手边,有一扇门紧闭,其内当是老道起居之所。 右手边,亦是一扇门,此门已开,老道邀大家入内,坐于几把靠墙的椅子之上,老道居上位。 “敢问六位仙长,仙乡何处?”老道见六人就坐,便吩咐一名弟子看茶。 “道长怎知我等乃是修道之人?”青玄警惕的问到。 “仙长勿惊。方才我于祖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