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死亡镰刀(1 / 2)

在床弩的火力掩护下,蒙军一窝蜂冲下山,径直霹雳军的棱堡而来。这些床弩不比寻常的床弩,而是号称大宋巅峰军工产品的“八牛床弩”,也就是说需要八头牛之力才能拉动绞盘,如果是人力则需要数十人。其弩箭又长又粗,就是带着尾翼的长矛,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三里地。此刻,它们发射的弩箭正带着凌厉的尖叫射向棱堡。

床弩的威力虽比不得火炮,却也十分骇人。不仅巨盾不能挡,就连沙袋也被其洞穿。数名躲在沙袋后面的霹雳军士兵在大意之下,被击个正中。弩箭贯穿这几名士兵的身体,又余势未消飞行了十数米,才斜斜插在地上,尾翼兀自微微颤抖。还有两名士兵甚至并未被击中,只是被弩箭擦过身体,却也被炮风所伤,浑身淤青血流如注。饶是霹雳军士兵骁勇,见状也是为之胆寒。

虽然威胁极大,但霹雳军营长并没有下令炮击床弩阵地。一方面是棱堡上的火炮虽然勉强能打到半山腰,但要击毁就床弩也是不易。因为距离远,便意味着威力弱准头差,加之蒙军也用了土墙保护。另一方面,床弩还不是霹雳军的最大威胁。那些缓缓前进的攻城武器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攻城云梯,第二位的是揗盾车。排在最后的是攻城冲车。话说棱堡的包铁大门根本就不怕攻城冲车的撞击,即便它能靠近大门,也会被墙头丢下的火药包炸毁。

棱堡的火炮按照优先度对蒙军攻城武器进行了集火射击。实心弹之下,这些木制武器被击中便会碎裂了一地。推着它们前进的青居平民和新附军也死了一地。灼热的炮弹所到之处,在密集的人群冲出了一道血肉小巷。被击正中的人体变得血肉模糊,刀兵器械则扭曲变形,木制盾牌也变为齑粉。

至于那些狂呼嚎叫冲过来的蒙军士兵,并不是火炮的优先打击目标,或者说根本就顾不上他们,认为他们并不是主要的威胁。即便是青居百姓为蒙军士兵趟掉了前方的地雷,拔掉了三角钉,甚至推倒了土墙,填平的壕沟,棱堡的外墙也不是能轻易逾越的。在接近外墙的过程中,蒙军士兵将会迎接火枪的洗礼。刚到墙下,头顶的城墙上还会扔下石头和手雷。水泥沙浆粉糊过的外墙光滑而垂直,即便绳索也难以进行攀爬。在攀爬的过程中,更会有长矛的攒刺。

攻城武器笨重,推动起来十分吃力。任凭随行的新附军士兵如何鞭打百姓,它们的前进仍然十分缓慢,并在此过程中一架架被炮弹击中并解体。相对于蒙军士兵的惊恐,霹雳军炮手倒是面色平静,他们有条不紊地清理炮膛、装填和发射。按照命令,三十余门要塞炮并没有全部开火,而是只有一半在发射,另一半在等侯命令。在霹雳军营长看来,蒙军攻城器械距离还太远,不需要全体发射,以免得炮管过热,影响火力的持续性。

攻城武器全部被摧毁,那些百姓并没有被蒙军放回,而是被刀剑逼迫着冲向棱堡外墙,而是继续充作炮灰。蒙军士兵尾随着他们趟出的通道而来。眼见下方黑压压的人群,霹雳军营长把心一横,下令改成霰弹集火射击。对于蒙军裹挟百姓攻城的处理原则,霹雳军联席会议已经有了明确的答复。他虽然心有不忍,但为了抗蒙大业,为了拯救更多百姓的性命,开火是理性而正确的选择。

一轮炮响之后,战场的喧嚣声小了许多。伴随着烟雾的渐渐散去,此起彼伏的吃痛声、惨呼声、哀嚎声又随之而起。棱堡前方的开阔地上,伏倒了至少五百名蒙军士兵和百姓。如果火炮是死亡镰刀,那么他们便是被收割的庄稼,在密集四飞的霰弹下仆倒在地。实际上,霹雳军营长为了尽量误伤百姓,命令炮手瞄准的是百姓稀少的后方。只不过炮弹不长眼睛,误伤在所难免。弹雨之下百姓仍然死伤惨重。

虽然督战队的蒙古军官拼命阻拦,却挡不住人流往回涌。又一轮炮声响起,山道之上的人群又仆倒一大片,这引起了更大的恐慌。一时间,并不狭窄的山道变得拥堵起来,这使得急于逃命的溃兵开始相互砍杀起来。被死亡和惊惧支配之下,他们拿着刀拼命砍杀阻挡在身前的人。惊慌失措之下,不少百姓和蒙军士兵摔倒,并死在了随后而来的践踏之下,更有不少人在绝望之下跳下了路旁的悬崖。

蒙军来势汹汹,败退却也如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全都逃了回城。在此过程中,霹雳军的火炮不断地射击,直打得炮管发红才停了下来。当炮击停止之时,棱堡到青居城长达三里的山道横七竖八躺满了伤员和尸体,足足有数百人之多。钦察站在青居城头全程目睹了这场惨剧,其心情也从豪情万壮变成了万念俱灰。

蒙军从开始进攻到全部溃败回城,不过两个时辰。就在这短短两个时辰,蒙军损失了八百余士兵和超过这个数量的平民炮灰。霹雳军只是伤亡了几十人而已,这些伤亡都是八牛床弩和蒙军的弓弩手造成的。眼下床弩已停止了发射,除了拉动绞盘的牛和人员需要休息之外,也是因为连续发射之下,床弩的发力构件也开始发烫发热,再继续发射将会被损坏。眼见霹雳军炮火猛烈,这些床弩也被转移到了城中。

钦察赫然猛醒,品字形的棱堡配上火炮,根本就是死神的镰刀,专门用来收割性命的。他已经醒悟过来,霹雳军的实力已经碾压东川元府的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