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青居之战(三)(1 / 2)

高坐战船桅杆顶端的张珏,通过望远镜将青居城战况看得一清二楚。他眼睁睁看着宋军大败,又见蒙军强援前来,心中十分焦急。只不过赵匣剌率领的蒙古骑兵横亘在前,不要说去派兵前去援助,就连派人送信也是不可能。他只得等着夜幕降临,派了信使偷偷越过蒙军的封锁线,潜入宋军的营垒。

张珏派信使前去,要是向告诉刘雄飞,在火炮和床弩的掩护之下,不断将营垒向河边延伸。钓鱼城水军也将用火炮掩护民夫向营垒掘壕筑墙。待土木工事和防御完备之后,便可将火炮靠近部署。只消完只要两边的土木工事各推进一里地,便可驱离横亘在中间的蒙军。

在张珏看来,这种步步为营的办法,虽然耗时费工,却是极为稳妥的战法。只不过信使到达之时,刘雄飞早已下令弃营而逃,此时的营垒之中已是一片忙乱。信使只得又潜回复命。张珏听罢情况,只得长叹一声,下令战船士兵作好战斗准备。

五更时分,正是人最困倦的时侯,宋军悄悄出了营垒,径直往河岸边冲去。紧紧跟在他们的身后的,是上万的民夫。横亘在中间的新附军本就源自宋军,也按照兵书筑了简易的营垒。眼下一听外面喧嚣,只道是宋军前来夜袭,只是严阵以待,并没有主动出击。远处扎营的赵匣剌只听前方喊杀声冲天,却因夜色漆黑并不敢妄动。

轻装之下,五里地距离只需不到二刻钟的时间。营垒中的新附军只见宋军的进攻雷声大雨点小,不仅箭支稀疏,而且一触即溃。那些溃逃的宋军不仅没有往回逃,而是径直往江边逃去。随着逃往江边的宋军人数越来越多,新附军也醒悟过来,对方那时是来袭营,而是乘夜逃跑吧。

来援的几支新附军互不隶属,而是统一听赵匣剌的指挥。此时这几支新附军将领为是战是守争执不下,当中的杨文礼便悠悠说道,我等何不派人前去请赵匣剌大人定夺?这个提议虽然有怠误军机的嫌疑,却也最不可能犯错,倒是获得了其他新附军将领的一致同意。杨文礼自从被霹雳军暴揍之后,性格变得谨慎滑头了不少。

只不过赵匣剌的营地离此尚在七八里地外。他之所以不与新附军一起扎营,也是为了防止宋军夜袭。那里依山傍水,既能防止宋军夜袭,也方便马匹饮水。只是这七八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当他得知宋军并非袭营而是逃跑之时,已是天色微明时分。

蒙古骑兵赶到之时,大部分的宋军士兵与民夫都已到达河边。新附军在宋军士兵过了大半之时,试图突出营垒截住后面的民夫。刘雄飞又率了精锐返身与新附军鏖战。双方士兵军力虽然差不多,但宋军为性命而博,战意要比为升官发财的新附军强烈的多。一番搏杀下来,新附军只得又退回到营垒之中。

当沉闷的马蹄声急速响起之时,刘雄飞急令全军加速退往河边。经过激烈一番夜战,阵形已是混成不堪,根本无法对抗骑兵的冲击,而结阵也来及了。其实他还没有下令之时,不少士兵便丢弃了盔甲和手中的武器夺路狂奔,民夫们怆惶尾随而至。他们都知道,如果不及时逃跑,下场将会很凄惨,即便没有死在弯刀之下,也会被密集的马蹄踏成肉泥。

眼见宋军逃向江边,又听得远处如雷的马蹄声,新附军又冲出了营地。在他们看来宋军已成溃势,现在出战既无风险也可以让蒙古主子看见自己在奋勇作战。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往河边追去,而是往宋军营垒冲去。那里遗留下的财物和粮草才是他们的目标。

骑兵冲刺起来速度极快,片刻之后赵匣剌便率骑兵而至。河边黑压压的宋军和民夫,在蒙古骑兵的眼中便是待宰的羔羊,正等待他们去收割性命。不知是战马速度过快,还是太过兴奋,冲在最前面的几百名蒙古骑兵全然忘了那些河中的战船,嗷嗷地狂呼乱叫着,径直冲向正在逃跑的民夫们。

坐在战船桅杆方斗中的张珏挥动了手中令旗,早已准备好的战船火炮开火了。数十门火炮的霰弹落在了蒙古骑兵的冲锋路径上,形成了宽阔的死亡地带。转瞬之间那几百名骑兵便倒下了三分之一,余者纷纷掉转马头开始往后而逃。第一轮炮击之后,河中战船调整了船身,将另一侧的船舷对向岸边,随即进行了第二轮炮击。这第二轮炮击的效果差了许多,只是击中了逃得慢的几十名骑兵。

赵匣剌眼看着一片死伤狼籍的骑兵既愤怒又哀叹。愤怒的是之前十数日的战斗只损失了数十骑,而今日不过片刻之间便损失了二百余骑。哀叹的是命运对如此的不公,半年前的神臂城之战,失里答也是两千骑兵便将俞兴大军赶入江中,使其损失两万人。如今自己也是两千骑兵,却眼睁睁看着河边的一万多宋军士兵和民夫逃出生天。

愤怒归愤怒,赵匣剌却无可奈何。河中的战船火力凶猛,河岸边的宋军士兵此时又列起了密集的长矛阵。他只得长叹一声,留了一千骑兵监视岸边,自己则往宋军遗下的营垒而去,此时的营垒方向传来隐隐喊杀声。

赵匣剌率军赶到营垒外,却发现是营门口有数十名新附军的士兵在相互厮杀。原来,这些不同派系的新附军士兵为了争抢财物火拼起来。赵匣剌心中的怒火正无处发泄,随即命令将火并的新附军士兵全部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