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实际上也没什么底,甚至觉得有点儿慌,不知如何落地。
因为仙幕只说好的没有说过贞观的一句坏话,他想做的更好,都不知应该如何做了。
但现在,刚刚飘飘然的心突然能够安稳落地了。
李世民猜测,仙幕现在应该要准备说贞观的不足之处了吧。
李世民放稳了心,准备虚心听讲,好好改进。
就是……
并不妨碍他此时内心是真的想哭唧唧。
“观音婢,仙幕方才夸赞贞观的话是传播给各界面的,现在说贞观不足的话应该也是传给各界面的吧。”甚至外面的臣民们也能够听到……
李世民:Q Q
不足也会被听到了。
不知仙幕待会儿会如何批评他。
长孙皇后轻笑,安抚道:“陛下莫慌,三个千古一帝,仙幕夸赞贞观之治可是夸赞得最久的,即使仙幕现在要提及不足,也无法掩盖贞观实乃旷古绝今第一治世之名。”她轻轻拍了拍李世民有点出汗的手,“接下来所言,只是为了让陛下得到提升之话而已,听了这些话,陛下再进行自查,贞观定然会比原先的贞观更加昌盛,大唐定然会比原先的大唐更强大!”
眼前的大饼,又香又甜,引得李世民顾不得自己的不完美有可能被各界面知晓的窘况,直接兴奋起来了。
一个比原先的大唐更加强大的大唐。
他是谁,他可是求贤若渴,虚心纳谏的李世民,怎能在意不完美之事有可能会被各界面君臣名知晓谈论,这一个小小小小的事情呢!
虚心纳谏才是最重要的!
嗯,不在意QAQ
【贞观之治的不完美之处,从贞观年间门,诸位贤臣的奏折中可看出。
就如给事中张玄素上疏所说:“ 百姓粗见存立, 饥寒犹切, 生计未安。”「1」
贞观四年,百姓的生活还未富足。】
对这点,李世民深有体会,贞观四年还处于百姓承乱离之后, 财力凋尽的时期。
他令李靖出师塞北,虽然打赢了东突厥,但…… 实际上朝中反对者甚多,他们都建议学习文景休养生息两代帝王,不行再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门也好。
但是突厥那群人啊,可没有那个耐性等他们大唐安稳下来了。
更别说打赢东突厥之后的经营西域,为了掌控西域这个战争缓冲区,他先后也是进行了多次用兵。
那段时间门,劳民,伤财。
还好他从不抑商,才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这场战役。
【就如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封所说:“ 既承丧乱之后, 又接凋敝之余, 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辟犹少。” 「1」
贞观十一年,那时候“徭役繁重,道路相继, 兄去弟还, 首尾不绝。”
关中之人, 劳弊尤甚,为了维护府兵制的运行,关中本可以迁徙的百姓都被强制不被允许迁徙。「1」】
他这个世界还没发展到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听到这里确是心惊:“到贞观十一年竟然还被批徭役繁重。”尤其是李世民看到后面那句话竟然是出自马周之口!
马周可是事皆合旨的监察御史。更不要说前面岑文本说的那些话了,那可是他的中书令啊。
此刻,李世民与自己的中书令岑文本、监察御史马周面面相觑。
李世民颤抖的手:“朕当与诸位商讨策略…… ”
长孙无忌见不得妹夫的丧气,道:“徭役皆因民生工程而起,陛下宽心。”
但听了这句话的陛下那是真宽不了心,到贞观十一年还被批徭役繁重,实在是不该!
他定然得想想对策!
李世民想到仙幕夸了又夸的汉武帝工业化,突然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当实现工业化之后是不是可以工业作业,能够减少百姓的负担……
其他臣子也在思考,他们见不得尊崇的陛下忧心。
“臣记得秦汉界面的皇帝有用过‘以工代赈’的之法。”房玄龄道。
其他人看过去,有些不明所以。
“《晏子春秋》中写到晏子请为民发粟,上悦乎游,民足乎食,确实是以工代赈之法。”李世民肯定房玄龄的说法,就是和徭役好似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是赈灾之法。
但房玄龄可不是想说赈灾济贫之法,而是想说……
“若大唐行工业化之法,发展商业,机器开道,到时候可以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房玄龄道,但因为觉得自己的说法太过于荒谬,所以声音尤其的轻。
不过他想的没错,确实身边不止一个人觉得他的说法荒谬。
连武将都知道房玄龄所言乃是无稽之谈。
秦琼面色一言难尽:“行工业化之法,发展商业可行。但若说到器开道,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 ”他摇头,“未免太过于天方夜谭。”
换言之,别想了,太荒谬了。
其他臣子该说不说,也觉得过于荒谬。
在一旁倾听臣子们对话的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个残忍的事实。
徭役多是建道路,疏通河道等基建工程,一个朝代若想要让民生发展,少不了年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