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攻的号角(2 / 3)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121 字 2023-02-21

确定了。 这小比宰治! 他根本不在乎灾民,他的目的是让李启破坏血祭,然后挑动妖魔进攻广阳城,自己作为局外人居中两边出卖,借此牟利! 只是王柏烟也没料到,实际上血祭并不是为了抵抗吞天妖巢,而只不过是禅智和尚为了自救的手段。 现在整个局势已经非常的清晰明朗了,之前的扑朔迷离再也不见,李启将所有的事情脉络都整理了出来。 首先,现在在广阳的,除了李启之外,有四个势力。 第一个势力,那就是以正剑宫为首的江湖势力。 李启觉得,这些人应该可以信任,从张澜就可以看出来,正剑宫和自己一样,完全是自带干粮,不要任何报酬的和吞天妖巢对峙,只为了一腔侠义心。 张澜的性格也很不错,为了灾民,竟然主动和两位八品开战,并且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可称之为豪侠矣。 如果他们知道这里的事情,那么李启想不到他们不插手的理由。 所以,他在走的时候,就给张澜留下了信件,作为之后的后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开展下一步了。 第二,广阳城的本地势力,基本已经完全瘫痪了,根据李启自己的经历可以知道,广阳太守回京述职去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先前李启还不明白,但现在一看,如同拨云见日,清晰可辨。 废话,他不跑等死吗!?此人绝对是赶回百林国京城求救去了,如果留在这里,他肯定也是禅智和尚的傀儡之一。 所以,此人应该是在发现了广阳司马和司徒都变成了禅智和尚的傀儡之后,果断选择了让军队撤出镇关,布置了山水大阵以抵御吞天妖巢,然后匆匆离开,回京搬救兵去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有人回来广阳城救援,不知道百林国京城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若是有国主出手,那禅智和尚区区七品,应该是手到擒来才对。 第三,那就是以王柏烟为首的人道势力。 也就是剑南王家,他们的目的和手段也很清楚了,王柏烟和李启接触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利用李启巫觋的能力,沟通天道,帮他们拿下一座小世界作为属于自己的资源世界。 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希望借李启之手,破坏山水大阵和血祭,他把血祭和山水大阵联系到一起,准备误导李启去坏掉广阳城的守备。 这样一来,他和李启救下了百姓,善名远播,又能把李启这位巫神山弟子拉下水来,帮他扛住来自巫道的反扑,巫道势力上来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把李启拉出来一挡,说“你们这帮喽啰算哪根葱?!这事儿可是巫神山弟子和我一起做的,你们要忤逆巫神山吗?” 甚至李启还必须得留下来,和他一起抵抗吞天妖巢的入侵。 如此一来,他借刀杀人,将广阳的本土势力打击了一遍,人道便能在广阳州扎根更深,潜移默化的在此处完成其他谋划。 这一切都谋算的很好,这是王柏烟自己也没料到,广阳的守备之所以这么衰弱,是因为有禅智和尚这么个东西存在! 血祭也不是因为山水大阵,而是禅智和尚的阴谋,所以最终血祭虽然被阻止了,但山水大阵却依然存在,广阳的守备没有出错,吞天妖巢也攻不进来。 因为禅智和尚的出现,导致了王柏烟自己的谋算全部竹篮打水,变成了一场空了。 这就要提到第四个势力了。 那就是禅智和尚本人。 大黑天座下,荼吉尼天道脉的修行者,道成七品,而且还是七品之中极为骇人的强者,甚至能够一己之力面对广阳司马和广阳太守两位七品,杀死了其中一个,赶走了另一个。 被他杀死的广阳司马已经成了他的傀儡,变成了他操纵广阳政局的棋子,而广阳太守逃之夭夭,却到现在也没回来。 但是这些都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为了真正的巫道法门,以此来平衡自己心中的佛心与魔念,为他踏足六品打实根基。 李启现在已经想明白了。 在当初,自己只猜对了一半。 这一切,全都是个局,这根本不是什么巧合! 这贼秃,恐怕早就盯上了自己! 这十万百姓,镇关,白犀军,乃至于先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这妖僧为了让自己‘主动自愿’的献出巫道诀窍而做的局。 自己在百林国到处做好人好事的时候,他就盯上自己了。 这一切的巧合其实都是他的安排。 他早就注意到了自己是巫神山的人,所以一早就安排好了,刻意让自己撞到了白犀军,根据自己一贯以来总是做好事的特性,给自己布了‘血祭’这么一个局。 利用血祭逼迫自己,最终主动献上巫道法门。 看他的模样,李启多多少少也猜了出来。 禅智明明有食心的法门,却不对自己用,干脆利落的拿到自己的脑子里的巫道法门。 虽然威胁自己,但一直没有撕破脸皮。 很显然,有两种可能,一是忌惮巫神山,所以不敢直接弄死李启。 第二,那就是就算他食心了,也拿不到巫道法门,必须要李启‘自愿’才行。 李启觉得,应该是两个原因都有。 《祝》书,还有自己脑子里那些术法的神意传承,如果能够被食心之法吃了就能获得,那巫神山干脆不要混了,哪有脸屹立天下西南啊? 李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如果对方吃了自己的心,把法门学到了,那么他下一秒就会死。 所以,他甚至都不准备去学巫道法门,而是在逼迫李启给他打工,帮他研发抑制魔念的法门,而不是直接抢走巫道的功法。 唐国处于天下中央,威震四方。 佛国则在天下极西,号称大西天极乐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