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纵深作战理论(2 / 3)

>
后来呢,渐渐的有功之臣也可以受封爵位,有爵位不等于有官职,有官职也不等于有爵位。

爵位可以世袭,而官职没有世袭的说法。

虽然到了明朝,封爵的全部都是有功之臣,也有着加官进爵的说法,有爵位的,肯定都当官,还是大官。

但自己还没当官,做一个只有爵位的伯爵,未尝不可。

至于为什么不入仕,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是朱元璋。

别看现在的老朱对自己不错,但到了末年大杀朝堂众臣的事情,苏璟可是记得的。

开国分封了三十四位功臣,除去病死的,善终的几乎没有。

开国功臣啊!

这些可不是阿猫阿狗,下场都如此的凄惨。

苏璟是有自我认知的,现在的自己的确因为一些先进的知识理念获得了朱元璋的青睐,但实际上,自己和朱元璋之间,并没有很深厚的感情。

老朱连和自己征战多年的老伙计都能下得去手,对付自己这么一个半道出现的年轻人,又有什么不忍心的呢?

虽然自己和朱标关系很好,马皇后也相当的喜爱和欣赏。

但朱元璋太能活了,身子骨硬朗的不像话。

早年起义南征北战,那是时刻奔波一直没停过。

当了皇帝之后,又是整日高强度,全年近乎无休的工作学习,一刻也不停歇。

就这样,朱元璋还能在帝位上待三十一年。

这什么概念啊!

中国历史上,在位超过三十一年的皇帝,也就25个,这还是把蜀汉后主刘禅后蜀后主孟昶这种的都算在里面了。

而在朱元璋之后的,还有六人。

就是说,到朱元璋为止,一共不超过20个皇帝在位超过三十年。

这已经是非常可怕的存在了,朱元璋这种的铁人,历史少见。

所以,基于这个考虑,苏璟认为,在这洪武初年,还是不在朱元璋手底下干活的好。

这份狗粮,是真的吃不了。

“苏先生!苏先生!”

朱棣的声音响起,将苏璟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嗯,怎么了,有什么疑惑,你说。”

苏璟笑着说道。

相比于朱元璋,苏璟还是更愿意和他的儿子们沟通交流。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的简单和纯粹。

朱标说道:“苏先生,按照您所说的理论,我推演了大明现在的军队部署和行军能力,这大纵深作战理论,哪怕是火器装备更加的先进,也似乎是难以实现。”

苏璟在讲大纵深作战理论的时候,就加了前提,那就是火器比现在还要先进许多。

但即便是如此,朱标依旧是无法将大纵深作战理论,应用到大明之上。

苏璟回答道:“这不算是什么问题,现在你觉得难以实现的作战方案或者是手段,实际上完成不了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器不够发达。”

“我刚才和你讲的时候,也有些草率了,先进的火器并不是很准确,而应该是先进的武器。”

武器的发展,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作为前世的军迷,苏璟很清楚,现代化战争的演变,简直就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形态,基本就没有怎么变化过。

无非就是铸造技术的不断改进,使造出的冷兵器更加锋利和坚固而已,本质的变化并没有。

火铳的出现,已经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了。

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武器的进化,那就是坐上了高铁,飞速的发展。

限制朱棣的,可能仅仅只是想象力了。

“先进的武器?苏先生,是指您改进的火铳吗?”

朱棣朝着苏璟问道。

他实在是无法想象出,到底是什么样的先进武器,才能彻底的将苏璟所言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实现。

“那肯定算不上。”

苏璟立刻摇头道。

对于自己改进的火铳传到朱棣的耳朵里,苏璟毫不意外。

毕竟自己是当着朱标的面进行的改进,朱标肯定是告诉朱元璋了。

按照朱元璋的个性,怕是已经在标准化生产了。

火器在大明朝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而这肯定要归功于皇帝的重视。

想到这里,苏璟不由的想起自己去莱州府的目的,回来之后,到现在都没有进行新式钢材制作火器的尝试。

事情一多,就把自己本来要做的事给忘了,属实有点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