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瘟疫瘟疫临危不惧(2 / 4)

子他还是会关心一下的。

朱橚作为从苏璟身边暂时回来的人,自然也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点关注。

无论是在大本堂的表现,还是在农学院的表现,朱元璋都相当的满意。

“橚儿的表现这么好,都是苏先生的功劳。”

马皇后端着一碗羹汤走了过来。

这天冷了,得多进食御寒。

马皇后来奉先殿的次数,也比之前多了些。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知道朱标的消息。

只不过,朱标一直都在前进,这消息迟迟都没有第二个传回来。

“苏璟教的是不错,但老五天资也是很高的,我问过卡奥斯了,他是赞不绝口。”

朱元璋笑呵呵的拿起羹汤就喝了起来。

马皇后没反驳,因为朱橚也是她的亲儿子。

“对了,标儿那边来消息了吗?”

马皇后问道。

朱元璋摇头道:“妹子,标儿若是来信,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你放心。”

“标儿身边有苏璟和英儿,没事的,他是太子,这是他必须要经历的事。”

朱元璋对于朱标到山东,那是非常支持的。

在他的眼里,太子就不应该一直呆在皇宫内之中。

得到各地区亲眼看,才能明白大明的百姓,到底生活的如何。

当然,如果他知道,因为他的这个想法,朱标之后在巡视的过程中染病身亡的话,他可能就会改变想法了。

不过此时尚早,朱元璋妻儿俱在,一切都还很平稳。

“是是是,你是皇帝你说的对,我就是个妇道人家,没你这么大的高见。”

马皇后一副摆烂的样子,直接让朱元璋哑口无言。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又是一波奏折送到了朱元璋的办公桌上。

朱元璋拿起一个,简单扫了一眼,神色顿时一震。

只因为这份奏折上明明白白的写着:青州府,大疫!

瘟疫!

在古代封建王朝,瘟疫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于许多传言性的疾病都没有准确的认知,只能统一的称之为瘟疫。

防治瘟疫的办法,也不是很多。

也就是古代的交通不发达,百姓人口流动不大,所以一般瘟疫多会维持在一个地区内。

大部分的瘟疫,都不是治好的,而是自然痊愈。

“来人!”

朱元璋立刻喊道。

青州府,那不就是苏璟三人此刻的必经之地么。

他们的目的地是莱州府,青州府正与莱州府相邻。

而奏折上所写的是大疫,波及范围肯定是相当广的一次瘟疫。

按照行程算,苏璟三人此时应该就快要到青州府了。

瘟疫这种事,这要是染上,那就太可怕了。

“臣在。”

一名拱卫郎出现在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直接拿出一个腰牌说道:“持我腰牌,即可前往青州府,一定要赶在太子之前到达,将他们拦在青州府外。”

对于瘟疫,朱元璋不敢冒险。

朱标可是他重点培养的接班人,苏璟和沐英也是相当重要的人。

这要是出点事,朱元璋都怕自己承受不住。

“是,陛下!”

拱卫郎接过腰牌,立刻就出发了,不敢有半点耽搁。

青州府大疫的消息,也很快就朝堂传开了。

瘟疫这种天灾,在封建王朝的自然灾害之中,怕是仅次于水灾和旱灾了。

奉天殿上。

朱元璋直接将群臣叫过来开了个晚会。

官员们没有意外,这是朱元璋的常规操作了。

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朝会时间过了,那就直接开晚会。

“青州府大疫的消息,朕想你们应该都知道了,此事非同小可,你们都有什么对策?”

朱元璋面色严肃的看向底下的一众臣子道。

李善长缓步走出道:“陛下,古语有言‘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终于春分,止于清明’,如今正好与之对应,臣以为目前当务之急,是防止瘟疫的扩散,造成更大影响。”

瘟疫是大事,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也有很多记录。

李善长所说,便是最通常的做法。

但具体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