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然笑了笑,说道:“其实大多数人对于主动长线价值投资的判断做法都是对的,只不过少了点儿东西,或者是少了点很关键的东西。
股票的本质是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大家买股票,一般来说是希望低买高卖,赚差价,所谓的长线价值投资,也就是说希望消耗时间,获得自己持有的股权价值的上升。
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如何上升呢?上市公司赚了更多的钱,或者说未来会赚更多钱的潜力的提升。
不管是实际赚到了更多的钱,还是赚到钱的潜力的提升,总归是通过公司的经营和一系列的操作达到了这些目的。
这其中就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由计划的生产经营,第二种是意外的突发事件。
我们讨论分析的都是有计划的生产经营,意外的突发事件不算,毕竟这种情况不可预知,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的管理层、决策层都不可预知。
如果真的赶上了意外的突发事件,那就只能算是运气好,赶不上也正常。
既然是有计划的生产经营,那就应该有一个计划或是一份章程。公司管理层内部对于这份计划会有详细的方案,但是广大投资者不可能知道那么详细的东西,也不太会公布,但是起码会知道一个大概。这种东西一般体现在公司的未来规划和每年的股东大会上。
一般来说,在股东大会、路演以及公司的未来规划上,会大概写一个类似的东西。一些操作的细则也会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得到体现。
比如说,如果一家公司想要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那么他除了需要拓展市场以外,还需要提升自己公司的产能,那么,在对应的设备上的支出以及厂房建设上的支出,以及产能的扩张上就会有一些的体现。
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些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东西,相信很多投资者是并不陌生的,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判断一家公司前景是否好,都是通过一些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或者是日常经营中细枝末节的东西来进行分析,推断的,这些东西相信投资者并不陌生。
以上这些都是普通投资者常规的操作,综合上述自己能够找到的信息,发现一家公司有未来发展的潜力,并且在实际过程中也找到了管理层疑似去发展的证据。
这个时候,大多数投资者就会认为一家公司有未来的发展前景,一旦这一目标达成,那么。这家公司的事实将会涨到多少多少,对应的股价将会涨到多少多少,结合现在的股价,判断出这家公司未来潜在的上涨空间有多少。
这些东西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很多普通投资者到这就结束了,但专业投资者可并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在后面。
要知道之前的操作也仅仅只是找到了一家上市公司可以很好发展的路径而已,之后还有很关键的两点,第一,这家上市公司有没有真的去做,第二,做的效果如何?
这就好像我们都知道生病,看完医生,医生给出医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之后还有两件事情是需要重视的,第一就是要遵循医生的医嘱,实际去做医生给出的医嘱,但是患者不去做也没有用。
第二就是定期去医院复查,看看实际的身体恢复情况和预估的是否相同,是否需要对医嘱进行调整。
投资也是一样的,之前的过程仅仅只是医生给出的医嘱,那么还需要看患者是否按照医嘱去做,以及做的效果如何。
那这些怎么看呢?就需要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在不同的小目标中设置观测点,用预期的观测值和实际的情况去比较。
这么说可能有点笼统,具体举个例子:如果我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正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扩张,如果一切成功,十年内市值会翻十倍。
那么就需要观察它,每一次财报中,市场占有率的情况。观察销售总额的情况,观察这些是否有增长。同时还需要观察毛利的情况,在增长的过程中,会不会因为市场占有率的扩张导致毛利率的下降?.
并且结合这家上市公司相关路演中进行的说明,把这些数据进行对比。比如,如果这家上市公司采用的是打价格战的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那么短时间内毛利率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最初的逻辑是看一家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扩张,但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三年过去,这一家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没有分毫的变化,那么就需要画一个问号,就需要怀疑这家上市公司是否真的在按照自己预想的在扩张市场占有率?
又或者是他实际做了,但是扩张的效果并不好。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意味着自己之前的逻辑可能出现问题了,市场占有率是否提升就是其中设置的一个观测点。
秉承着长期主义做价值投资,一家上市公司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通过某种有计划地经营,使得股权价值得到提升的事情,那么在这一段时间当中,一定有很多个点可以去观测,一定有很多个指标,很多个现象,可以去佐证是否沿着预定的轨迹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