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釜底抽薪(2 / 2)

是出了更大的问题,岂不是给朝廷徒增麻烦?”

说完这话,杨文渊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重重的咳嗽了几声。

就像是听到了命令似的,一众官员纷纷站了出来。

“陛下,杨大人所言有理,如今我朝外忧内患,还要不日出兵匈奴,如再多一些麻烦,后果不堪设想啊!”

“是啊陛下,微臣以为,还是等太子击败匈奴后,再对此事进行严查也不迟。”

......

哇啦啦,可以看到,一众大臣,尽是站在了杨文渊一边。

不光是大臣们,就连刘隐,也在此时进言皇帝。

“父皇,儿臣也以为,太子建议欠妥,还是杨大人,跟祁大人的建议,更为在理。”

看的出来,庆帝很犹豫。

刘启知道,父皇肯定是想要把这些个官员,统统都查办的。

但现在被这些朝中大臣们掣肘,一时间有些不好下决定。

难道就不能力排众议,独断专行吗?

皇帝是有这个权利,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适合行使这样的权利。

就好比于现在。

庆帝只需要一声令下,立马就会把所有的官员革职。

问题是,后续怎么办。

地方上出了问题谁来解决?这其中要是查出来几个清白的,又如何跟这些大臣们说明?

回头事没有处理成,反倒是搞出了一堆的麻烦。

到时候大臣们就可以说,陛下,老臣早就说了吧,你不听啊,看,出问题了吧?

那么,在下一件事情上,当皇帝再想要行使这种权利的时候,大臣们就会讲了,你难道忘了,你独断专行,给国家带来的麻烦吗?

让大臣们捏着小辫子,这种感觉可不好受。

最主要的是,这种事做了,就必须要做好。拉胯了,那最后就是对皇权上一种隐形的削弱。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当然有,在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刘启算吗?不能,也只不过是另一套方案的提出者。

现在都在拥护另一套方案时,就必须要有人,站在刘启的一边。

可目下这种状况,会有人支持刘启?

大臣们如是心想。

但他们不知道,刘启心里早就有了主意。

声音不大,却也能够让朝中的人,听得真真切切。

不明所以的人,都以为他是有什么毛病,忽然一些不着边际的言语。

“哎呀,是啊,确实内忧外患,这外族除了王振他们,就没人联系了?段家出了个马本六,要是其他大臣也是如此,估计也会查出不少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