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过了多久,''''''''叮咚、叮咚!”下课的钟声悠悠传来,回荡在校园。 朱厚照长吁了一口气,总算又熬过了一节课,一块多大洋又到手了,教书会让人的身心从内而外的放松和宁静,朱厚照非常享受这种感觉,同时,看到学生在自已的谆谆教诲下茁壮成长,这种感觉一般人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朱厚照意犹未尽布置了点课后作业,叮嘱完成后统一上交到诗馨那里。 这才扯开嗓门喊了声,''''''''下课!”然后在一片喧嚣声中,夹起讲台上的教案本,迈出了初一(一)班的教室。 走出教室后的朱厚照,这次没有一如既往回到教研组办公室去坐班, 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那天翊一向是他看好的一棵好苗子,从不会无缘无故缺课,再说他还特地问了诗馨,其称天翊也木有请假。 今天这人究竟是怎么了啦? 一想到这,凭着教师人性化的职业感,朱厚照决定去天翊家看看。 天翊家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离城关约莫五、六十公里,朱厚照刚入职时由一位老教师带着去过。 五、六十公里?说起来还挺远的,且那里又未通班车。 不过,朱厚照不怕,咱有11路公共汽车,锻炼铁脚板的凌影微步吗! 朱厚照先是沿着泥沙扑面的大路走,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路是越走越窄,路况是越来越不好,变为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朱厚照意识到这是转入乡道了。 朱厚照继续沿着乡道往前走,不知不觉中,也不知走了多少时辰,最后是连乡道也走没有了,朱厚照意识到这是转入村道了。 这沒有路的地方就是村道,有的时候是两边都是参天大树或齐人高荒草的羊腸小道,有的时候索性就是巴掌宽、狭窄的田埂。 不知不觉中丶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时辰,朱厚照终于走到了一个古村落口,朱厚照意识到这应该是到了天翊所居住的那个古村了。 “咦,朱先生您来了。”一位坐在村头一块大青石上巴嗒巴嗒抽着水烟袋的老叟看样子跟朱厚照很熟,笑眯眯的打着招呼。 “嗯!”朱厚照点了点头。 “好嘞!”老叟笑了,“咦,朱先生您是来看天翊的是吧?天翊这孩子在您指教下,不但人变得越来越懂事,武学功夫也是越来越长进,该给您竖个大牳指呀。” 朱厚照轻叹一声道:“别提了,天翊这孩子的确是棵好苗子,不过也不知咋的,从不缺课的他今天愣是没来上课。”老叟抽着水烟袋的动作一滞,压低声音慎重道:“朱先生,这可有些不同寻常了。” “我也这么觉得。” 老叟提醒道:“朱先生,我听说那天翊家昨晚似乎闹了什么动静,我腿不好,也没过去看,不过您去他家时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天翊家昨晚似乎闹了什么动静?”朱厚照的眉头皱起,同时心微微一凸,眼神狐疑的看着老叟,不过他还是“嗯!”了一声,对老叟的好心提醒还是表达了谢意。 告别了村头的老叟,朱厚照继续往村里头走去。 结果又遇上了三三两两坐在路边食杂店门口条椅上哂太阳、侃大山或甩朴克牌或摆摊的热心村民。 “哎,是朱先生呀,好久不见!来尝尝我的这个白面馒头,不收您钱。”一看到朱厚照,一位摆摊的中年妇女眼睛一亮,挥手招呼道。 朱厚照当即道:“尝你的白面馒头可以,但我得付给你钱!” “朱先生您这是什么话?上回我患了急病,要不是您刚好来到村里,及时帮我医治,恐怕我早见阎王了,还能现在在这里摆摊?一个白面馒头又不值甚么钱,您就别客气了。” 双方推辞了好一番,不过最终朱厚照还是没有收下这个白面馒头。 天翊家在村未端,朱厚照继续往村尽头走去,结果又遇上了一些热心的村民。 “哎,朱先生,您来尝尝我的这个大白梨,权当是稿劳您的。” “哟,朱先生,进店来歇把脚,品一口我刚沏的铁观音香茗,这回来村可要多待一会儿啊,等会去我家吃过午饭后再走不迟。” “是啊,朱先生,我还有很多武学知识想要向您请教呢。” 这是个数千人、数平方公里的大村,越往里走,就越有不少先前只和朱厚照照过一次面的村民对他热络地打着招呼。 虽然,先前朱厚照只进过一次村,但却认识了不少村民,村民们那时就感慨朱厚照为人不错,武学知识更是惊为天人。 而且那一次在村里,如先前那位摆摊的中年妇女,朱厚照遇到急病患者,还会帮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