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之前几次北伐,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终归没有完全达成他想要的目的。 这一次,他是信心满满,觉得肯定可以一战定乾坤。 可是他再有信心,也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是坏事? 这是好事? “瞻墉,要是后面确认到的情况真的跟杨爱卿说的那样子,那么你可是立下大功了。” 战场上面,谎报军情可是死罪。 朱棣不觉得杨士奇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 所以哪怕是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他还是选择了相信。 毕竟,这个东西,顶多几天时间就可以证实,实在是没有做假必要。 “这都是爷爷您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才有了新军今日的成绩。要不是爷爷您御驾亲征,我就是安排人去拉拢鞑靼人,效果也不会有这样的好。” 都这个时候了,朱瞻墉自然是不需要再往自己身上揽功劳。 他的功劳是多少就是多少,谁也拿不走。 不如捧一捧朱棣,让他开心开心。 不过,这么一来,朱瞻基就觉得很是郁闷了。 他的心情就像是吃了一碗的苍蝇,恶心的不得了。 “瞻墉,你具体说一说,鞑靼人怎么就自己乱成了这个样子?我看新军似乎没有跟他进行什么大规模的作战的样子,几十万的鞑靼人,自己就乱套了,要不是朕御驾亲征,那是怎么都没有办法相信这个事情。” 事情到了现在这个情况,基本上算是大局已定了。 虽然接下去还有瓦剌人的地盘也接着对付,但是瓦剌的实力一直都比鞑靼人要弱。 并且经过了鞑靼的这一场战役,瓦剌的部落应该也知道怎么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棣对平定草原可谓是充满了信心。 “爷爷,说到这里,有一个事情我要提前跟您汇报一下。” 朱瞻墉想到自己空口白牙的承诺出去那么多的侯爵、王位,觉得还是赶紧跟朱棣说清楚。 免得到时候成为了别人的把柄。 这种事情,自己亲自交代跟别人投诉,效果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哦?什么事情?” 朱棣一看到朱瞻墉那个表情,就知道接下来的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有这么大一个功劳在前面,他觉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应该是非常强的。 “爷爷您不是很想知道鞑靼人为何自己就乱套了吗?这里面除了热气球营的功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孙儿安排人去跟各个鞑靼部落的首领接触,许诺了一些条件。” “一些条件?一些是多少?是什么?” 朱棣很是敏锐的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这个孙子,不会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吧? “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承诺一些部落的首领,我大明会册封王位或者侯爵等其他的位置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安心的投降,甚至是主动的去攻击阿鲁台的队伍。” 朱瞻墉这么一说,朱棣立马就无语了。 王位? 侯爵? 这种东西是可以随便承诺的吗? 大明发展到现在,对于爵位的册封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 当初靖难之役,那么多功臣自己都没有封王,现在轻易的就许诺给鞑靼人? 并且听朱瞻墉这个口气,似乎还不止许诺了一个。 这算怎么回事? “瞻墉,这天下还是爷爷的天下,你请示都没有请示,凭什么就这样子许诺给人家王位呢?” “难不成你想让朱家的天下办成鞑靼人的天下吗?” “你这样子出卖大明的利益换回来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 “到时候鞑靼汗国是没有了,但是多了其他一堆的王国,转过身去人家又不听指挥,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瞻基觉得自己终于抓住了问题点了,觉得自己是不是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所以不等朱棣说什么,他就站了出来。 而其他的大臣,这个时候自然就是装傻。 一个一个的都低着头在那里数蚂蚁。 一只,两只,三只…… 一个个的数的比谁都认真。 “瞻墉,你许多出去了多少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