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殿下咱们王府的大门被堵上了(1 / 2)

李世民的脑海里想的全是“开疆拓土”四个字,被李泰的三步走说的热血沸腾。

但是,他很快冷静了下来。

不成!

没时间了。

若是从贞观初年听到三步走,此生他还有可能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

如今,已经是贞观十七年。

另外,他从育儿宝典的模糊信息中,得知了自己将会在贞观二十三年驾崩,剩下这六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目标。

仅仅是红薯等粮食的推广能够完成,他就知足了。

“好了,朕回宫了。”李世民笑了笑,登上了马车。

李泰见皇帝的反应,就读懂了这个老爹在想什么。

时不我待!

光阴似箭!

还在向天再借五百年!

但是,他又明白这绝对不可能,所以并没有在意最后一步走。

起码,这件事要交给后人去做。

想到这里,李泰重重叹息一声。

高句丽!

若是不出意外,李世民会在贞观十九年三月攻打高句丽,此战消灭了高句丽十五万人。

后来,负责后勤的岑文本在大军刚过幽州时,便病死于军中。

战争后期,处于胶着状态,后勤保障也修炼跟不上,李世民下令班师回朝,却在途中患上了痈疮,差点病死。

李泰明白李世民攻打高句丽的无奈之举,乃是为了李治的班底稳固。

长孙无忌没有军功,武将们一直不服气。

岑文本等人本来官职不高,也同样需要军功。

但是,岑文本年事已高,甚至没抗住,病死于军中。

总体而言,这一战成果斐然,稳固了辅佐李治的班底。

现如今,他是太子,皇帝又坚决让他继承储君,颇有坚定不移之心。

再过一年,他还没有摆脱储君之位,李世民不然也要为了他的辅佐班底攻打高句丽。

这也意味着,李泰将无法阻止这一场战争。

如今有了红薯这种高产作物,说不定李世民攻打高句丽的时间还会提前。

火器诞生,甚至让李世民想和吐蕃碰一碰了。

“爹,你等等我啊!”李泰一个箭步追上去,钻进了马车中。

李世民瞪眼道:“朕要回宫,你跟着做什么?”

李泰嘿嘿一笑道:“我还是想说说这和亲之事。这是吐蕃公主嫁给我大唐,又不是我大唐公主嫁吐蕃,此乃历朝历代和亲之中,唯有之事也!这件屈辱吗?此乃大唐荣耀!大唐强大的证明!”

生在这时,他才能够明白李世民和亲的用意,以及其中的无奈之举。

当然,火器打破了这一切。

说不定,皇帝人老心不老,想要再创辉煌,做大做强,却玩砸了呢?

目前的火器还处于初始阶段,并不能完全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李世民心中秒懂,没好气的道:“你放心吧,朕没有那么糊涂。火器想要配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而言,朕不会和吐蕃交恶。”

言下之意,仅限于目前。

看来,皇帝老子心中那点燃烧起来的火苗,很难熄灭了。

李世民见李泰一脸担忧,又道:“青雀,你不懂。火器虽然厉害,可是还没有真正的投入战场。所以,这一战不可避免。唯有如此,番邦小国才能够臣服我大唐,朕才能够顺利将皇位交给你。”

这才是皇帝真正的用意。

李泰也明白这是必然。

火器不投入战场,怎么证明大唐拥有这种的火器所向披靡?

李泰灵机一动,道:“爹你不想和吐蕃和亲,又不能现在和吐蕃开战,我倒是有一个好主意。”

……

甘露殿。

禄东赞受到召见。

大唐皇帝选择在这里见他,令他心中稍安。

甘露殿乃是皇帝个人休息和批阅奏疏的寝宫,非亲近的臣子不会在这里召见。

另外,他又是吐蕃论相,这次吐蕃使团的正使。

这说明和亲之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小臣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禄东赞恭敬的行五体投地之礼。

“论相起来吧。”

“谢大唐皇帝陛下!”

“朕让你来,是想告诉你有关于和亲之事。”

李世民一开口,禄东赞立即身体紧绷。

来了!

他在长安逗留的太久了,大唐没有任何人向吐蕃使团提及迎亲一事。

这次来唐,商讨的就是此事。

这件事没有结果,就意味着和亲之事随时都会破灭。

李世民笑道:“吐蕃论相,朕派宫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