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段了得的公子就是舒服,遇到什么事情都不需要他们这群下属瞎操心。
李斯的反应并不突出,因为虽然大家都不白怎么突然就要立太子了,但针对立太子这件事,还是十分支持的。
众人早就在猜测王上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提出册立太子,一直拖着叫他们心里都没底,如今能尘埃落定也是件好事。
就是这个由……
长公子灭赵有功,不会让辛苦带兵的将领们感觉被分了功劳吗?
文臣大多对前线战事了解得不够深入,毕竟他们是真的不太懂打仗。哪怕知长公子帮忙出谋划策了,对于这些计谋到底有多少作用也拿不准。
幸议储是个大事,不能一次会议就定下来。大家达成了统一的意见赞同扶苏太子,后续操作还要再议。
李斯回府之后就火急火燎地给长公子去信告知这一好消息了。
不李斯送信的效率是远不如军中专门的传讯通快的,在他的信件抵达之前,扶苏和王翦就已得到消息了。
秦王政没有“给儿子一个惊喜”的这种爱好,做了决定就直接了,也让扶苏己做好准备。
然,立储的大事同样需要告知在外征战的大将。尤其这次立储的原因还牵扯到前线战事,不清楚容易引起储君和将领的矛盾。
只是文臣们着实有点多虑。
王翦展开信件看完,对左右笑:
“如此甚好,灭赵之功多分一些出去,我王氏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别看秦国多了个李牧这样的名将,难大秦还真能指望李牧帮忙攻打剩下几国?李牧心里别扭着呢,顶多去打打匈奴,灭六国还得靠己人。
剩下的大秦将领里,李氏已在急流勇退了,要不也不会把李信养成那个性子。更何况还有个李牧也和李氏有关系,他们更不能太出风。
到时候能和王氏争锋的,只剩蒙氏。蒙氏特意安排了蒙毅走文臣的路子,只留蒙武、蒙恬父子带兵,不像王氏全家上下都是武将。
王翦目光长远,深知枪打出鸟。不论王上会不会猜忌王氏,王氏都得做出谦逊的姿态来。
攒那么多功劳又不能传给下一代,只能维持己的显赫,有什么用?军功够用就行。
现在识趣,就能多给君王留点好印象。
不定往后数两三代的君王气量没那么大,想起谁谁家里曾嚣张跋扈,就对他们的后代弃之不用了。到时候王氏后人即便实力差一些,靠着祖辈余荫也能得君王青眼。
王翦琢磨起了后面几国。
燕魏齐没什么战斗力,楚国却不好打。估计他到时候还得出大力气,得想个子多找几个人分担军功。
他看长公子就挺好的。
爹的都不担心儿子会抢己的风,威胁己的王位,那他不如放开手来干。
王翦还不知扶苏是偷跑出来的,下一回他休想再乱跑了。现在盘算得再多,到时候也是白搭。
另一边李信也收到了信。
这信和他爷爷送来让他亲近长公子的信是一起到的,李信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挠挠。
他爷爷不是在陇西郡吗?隔着这么远居然都知王上要册立太子的事情了?送来的信还能追上王上命人送的那封,爷爷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李信想了想没想白,只能感叹一声姜还是老的辣,老老实实地听话去给长公子示好。
如今扶苏已抵达邯郸城外,和李信王翦汇合了。最近正在围城,暂时用不上李信的骑兵部队,这小子闲得。
扶苏还在看信,李信倒是兴冲冲地上门请安来了。他往常也不来请安的,今天也不知是抽了什么风。
“李将军有要事?”
扶苏问。
李信乐呵呵的:
“我没事,就是来看看公子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扶苏想了想,成吧,把小将军留在边聊聊天也挺好。
扶苏于是问:
“将军觉得,邯郸还要多久才能破?”
李信完全不觉得闲聊聊军事有什么问题,他仔细思索了一下,:
“应该五日内能出结果。”
之前赵国调了太多粮草支援各地军队,因为饥荒的缘故地方存粮根本不够吃。贵族再心疼也不得不大出血,导致邯郸城中其实没剩太多粮食。
这已不只是影响百姓了,按照他们的估算,城中贵族怕是也快吃不饱饭了。
为了不饿死,他们应该会选择投降,韩国那些贵族现在不就被好吃好喝地养着吗?
扶苏沉默了片刻:
“好吃好喝?确定吗?”
据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