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字迹(4 / 6)

人当外人防备。

她们家乡的庶民则正好相反,认为她们被点小恩小惠就收买了。秦人对他们再好那也是外来者,我把你家砸了再给你建个好房子,难道你就得对我感恩戴德吗?

双方各有各的立场,谁也说服不了谁。

秦吏并不在意,大秦本就没指望能立刻抹灭故国对他们的影响。

而且,现在不心动,也不过是因为给的好处还不够多。说不准再过些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们就没底气继续排斥秦人了。

匈奴和东胡的战争一触即发。

战争规模比所有人预计得都要大,毕竟东胡的部落们也不是傻子。发现匈奴有纠结大军攻打他们的意图后,他们也没有坐以待毙。

匈奴能结盟,东胡也能。双方很快发展成两个联盟的大战,大秦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多部落齐齐参战。

韩信安安分分在边境训练了这么久的士兵,可算等到他们开打了。

人家打仗,他也不闲着。

匈奴的残兵败将被他带人捉了不少回来,捉回来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询问匈奴部落的具体情况。

问完就杀了,并不放回去。除非看匈奴将被东胡打败,才会挑着放一些能打的回去提高匈奴的战胜率。

韩信想要匈奴战胜东胡,这样大秦的军队才好“在东胡的请求下帮忙夺回家乡”。

韩小将军在边境浪得不行,一开始传来的战报全是今天又捉了几个匈奴人,问到了什么消息,是杀了还是放了。

他写战报写得跟小学生的日记似的,而且还傻乎乎地将收信人定为了太子殿下。

他觉得自己现在是在小打小闹,不算大战。所以这些小事没必要拿去叨扰陛下,报告给太子就可以了。

给韩信当副将的蒙英看得欲言又止:

“这样不好吧?”

即便是小事,也该报给陛下才对啊!

韩信振振有词:

“等大战开打再报给陛下,你自己看看我写的这些,好意思拿给陛下看吗?陛下日理万机,没空看我写的这个。”

蒙英:……

就算陛下没空看,你也得奏给陛下啊。陛下看不看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不看自然会交给太子殿下,用不着你替他做决定。

但蒙英毕竟也是个半大少年,不是很懂官场那一套。他只是跟着他爹蒙恬还有他叔叔蒙毅耳濡目染,觉得这样不是很妥。

() 作为副将(),他做不了顶头上司的主。只能悄悄写信给父亲和叔父吐槽?[((),询问到底应该怎么办。

蒙毅同时拿到了奏报和家信。

这两封信都是走军中的传讯路子送来的,同一天送出去,自然也同一天送达。先过郎中令的手,才会转交给君上。

因为不是什么紧急军报,蒙毅也就没有连夜拿去启奏。他不紧不慢地拆开了家信,还当侄子是离家太久想念长辈了,才给自己写信的。

看完之后,蒙毅:……

蒙毅在思索,韩信这个脑回路是谁教他的。换一对帝王和太子,他这不是拱火吗?

为了给韩小将军找补,蒙毅第二日先去找了太子。

太子看完军报倒是不怎么意外。

扶苏一向知道韩信是什么性子,天生学不太来那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倒也不是他脑子缺根筋真学不会,而是他坚持认为没那个必要。

性格纯粹的人是这样的,他们懂人情世故,但他们觉得不用时时刻刻讲究这个。与人相处重要的是真诚以待,而不是玩虚的,做人何必这么虚伪。

这样的人很适合交友,却不适合混迹官场。在别的地方,他们坚持这些美好品德是对的,可惜在官场这么干属于自己给自己埋雷。

扶苏提笔把信件开头的“太子殿下亲启”中前四个字划掉了,在旁边补了“始皇帝陛下”五字。

眼睁睁看着的蒙毅:……

关键是太子殿下这个字迹,怎么和韩信的狗爬字一个样?要不是他亲眼看着太子写的,他都要以为真是韩信的手笔了。

扶苏冲蒙毅微微一笑。

韩信上辈子小时候没受过太好的教育,属于野蛮生长的,一手字真的不太好看。

这辈子倒是有好好上学了,奈何他不怎么耐烦练字,所以写出来的字依然是那个德性。

看他整日逃课,还专挑文课逃就能猜出来了。

扶苏上辈子没少为韩信找补,每次韩信写给其他下属、同僚的信件,操心的二世陛下都要拿来看看有没有哪里写的不合适,再给他改了。

由于当初的韩信自己写信时也经常涂涂改改,大家都习惯了。扶苏的涂改一点都不突兀,完美地为韩信补上了人际交往上的缺漏。

只是吧,这样的手段也就能用在信件这类文字交流上了。要是韩信说话和做事的时候得罪人,他也没法替。

幸好大家一般都不和韩大将军计较。

——你和个写信都写不好的人计较什么?对出身贫苦的大将军宽容一些吧!

朝臣每次收到充满涂改的信件,都会怜爱地看一眼韩大将军。

大将军总会瞪回去:看什么看?他忙得很,没空给你重新誊抄一封,你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