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短片一定要是最能调动观众情绪的短片,要么是喜剧,要么就是恐怖片。 而做喜剧的那位导演不想做纯喜剧,而是选择了轻喜剧和冷幽默,这样看来就不太适合在最后了,所以最后一部的重担压在了乔翼桥的身。 而且,几位导演都认同按照龄排序的方式,按照这样来算,乔翼桥也应该在最后一个,表达了他们新导演的呵护与助力。 乔翼桥也并不是个怕挑战的性格。 稍加思索,他便接下了这个挑战。 他的分镜设计是和摄像组以及美术组,甚至还有傩戏师一起完成的。 这么重要的工,大家推进的速度并不算快,即使只有20分钟的体量,也花了一个月完成。 在大家的构想之下,每一帧的画面都是丰富而绚丽的,整个影片的基调就是狂放、诡异且热烈的,每一个场景都不再是单一的场景,都在表达着某种隐喻,比如商店的场景就代表了主流市场于冷门剧种的忽略,大街象征了群众于异类的偏见,等等…… “歧视”和“偏见”二字是统领所有场景隐喻的核心。 这也好的和“傩戏”本身结合在了一起。 傩戏为戏剧活化石,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性和俗性不言而喻。 但直到今日,它仍未被主流的戏剧界所认可。 更有甚者,不仅不承认傩戏几千来的独特文化性,还仅以某些表面现象,傩戏给予了不公平的描述,把它简单粗暴的归类于“封建迷信”加以排斥。 而消弭这种歧视和偏见的是么呢? 是“爱”。 是无数艺术家于傩戏的爱,是家们于孩子的爱,是观众于傩戏艺术的爱。 扣题满分。 乔翼桥在确定了主题和副主题之后,也松了一口气。 他从小到大,最怕写出跑题文。 而在乔翼桥和同志们完成了分场之后,整个组都动了起来。 剧本和分场可以说是一切工业化流程的基础。 在剧本和大致的分镜完成之后,压力从导演本给到了美术组。 毕竟剧本和分镜只讲究情节、角色和物之间的纠葛,但具体能不能让这个场景可信,要仰赖美术部门。 幸好蒋思盟之前去开发的全流程工业化管理app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剧组所有都在电脑和手机下载了这款app,名叫“河图”。 乔翼桥将剧本和分镜按照格式导入其中。 快,河图App自动将所有剧本文字分解成了不同场次,充满文学性和艺术的文字瞬间转变成了工业化的可视图。 这时候乔翼桥他们意识到了一个之前没发现的问题。 其实这个剧本一共只涵盖了八个场景,但这八个场景,每一个都要重新拍两遍——一遍是傩世界的版本,一遍是现实生活中的版本。 这就意味着每个场景都要进行两套美术设计。 不说实际操的问题,但说设计,就需要有多呼应与互文的元素。 而每个场景所代表的关于歧视的副主题也要通过这些应的元素体现。 这些细节都是剧本和分镜中没有体现的,需要美术部门进行创造。 夏龙龙为美术部门的领导,压力山大。 他不仅要迅速的学习有关傩文化的一切,还要把这些东西运用到设计之中。 为此,美术部门迅速成为了整个剧组的第一大组,足足有十几个。 他们每都在思索如何进行几个场景的布置。 河图App同时还具有场景模拟的功能,美术组要在创造出来的空间进行再创,其中包括硬景物的建模,以及配景、道具、配色等等工。 美术部门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符合一组场景,每个负责一儿关联道具的构思和创,每位组员创完后,交给组长审核,组长通过之后再给夏龙龙审核,最后才能交给乔翼桥看。 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的干,让他们成为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之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即使是这样,乔翼桥还是摇的多,点的。 每个都剧本和氛围的理解不同,有时候难统一。 乔翼桥在和夏龙龙开了无数次会之后,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
第 56 章(二合一)(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