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在上的秦二世眼神明显有些不对了。 魏章心中窃喜,这就是他们想出来的办法。 在经过周密的研讨后,众人一致认定: 秦二世昏庸归昏庸,但对王位的欲望很是极强的,手段狠辣。 杀太后,杀甘罗,包括现在想要下嬴扶苏的太子之位,不都是为了集权嘛? 这是秦国老传统了,历代秦王就没有一个不想着集权的,最想集权的始皇帝还想着以郡县完整代替分封呢。 大秦帝国还有一个传统,权臣辈出。 宣太后,华阳太后,吕不韦,魏冉……这些都是。 在秦国为官,煊赫到极点的都将为王上所忌。 白起如此,张仪如此,这个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姜商,亦如此。 “陛下!我闻姜商贼子在相邦府中蓄养百名门客,以文武百官代称,日日召开小朝会!” “陛下对这老贼信任有加,却不知这老贼狼子野心,封闭陛下视听,要陛下加害太子以失贤名!” “太子忤逆,而陛下念先王之情分不以为意,此不美乎?朝野上下尽颂陛下之德!全国士卒尽称陛下为贤!” 相邦姜商捂着左胸口气喘吁吁。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陛下……” 喧喧闹闹的朝会直到午时才结束,太子嬴扶苏被责令立刻启程去往上郡。 昏君为了不背上暗害先王之子的恶名,为了背上大度的美名贤名,放太子走了。 群臣很振奋。 他们摸到了秦二世的喜好,名。 他们在秦二世和姜商之间插了一根钉子,至高无上的王权假臣子之手,哪个臣子能接得住? 他们齐心协力保住了太子殿下,对太子殿下表现了他们的忠贞。 而接下来,他们要表现得是诚实,以及服从。 咸阳的大街小巷,开始出现质疑秦二世德行之声。 内容是秦二世为了王位谋害先王。 为了巩固王权,杀害了先王之阿母赵太后,先王之友甘罗。 和司空丞少时讲述基本一致。 相邦姜商三日三进宫,一次脸色比一次难看。 左丞相周青臣在第四日被宣召入宫,出门后胸脯挺的老高,犹如一只战胜的公鸡。 内史蒙毅、治粟内史付子康、郎中令章邯以及其他九卿,在接下来的几日都被分别召见,出宫时神情有喜有忧。 很快,就有宦官抱着一块用黑色绸缎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物件离开了。黑色绸缎里三层外三层包的严严实实,从外表来看根本看不出是什么。 但从相邦如丧考妣,以及相邦府中官吏又送奏章入咸阳宫来看,那块最上品的黑色绸缎中极有可能是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 昏君似乎终于从温柔乡里爬了起来,记起了自己才是大秦帝国皇帝,要处理大秦帝国的各项政事。 勤勉了不到七日,早已赋闲在家的纲成君蔡泽被应召入宫,再出宫时已是担任了御史中丞。 又过两日,左丞相周青臣,御史中丞蔡泽拿着圣旨来到了博士署。 一群皓首穷经的各类博士放下手中毛笔、书本。 看着二人打开圣旨,宣布所有都博士要参加廷议,廷议期间言说无罪。 从此,博士署三五日一小廷议,十天半月一大廷议。 议什么?朝政。 一向被束之高阁埋头做学问,没有实权的博士们很振奋,自觉一身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朝会不召开的情况下,他们博士召开的廷议不就是朝会? 之前博士们只答帝王问,意见对秦国不起决定作用而是辅助。 现在,文武百官不上朝发表意见,只有博士能对朝政发表意见,这感觉真是太棒了。 被群臣以为要倒大霉的相邦姜商,没有被枭首,也没有被夷三族。 否极泰来,峰回路转。 秦二世肯定了那百来名门客的合法性,自言齐威王都能接受面刺,朕比他贤名大度多了,朕也可以。 姜商奉旨召开议论,只是需将议论所得尽数报送宫中。 孟、西、白三家没了,甘罗也谋反被杀,魏家这个本是上世家的地位水涨船高。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魏章在冷眼旁观了几日朝堂后,冷笑不已。 你秦二世以为废除了大朝会,树立了两个小朝会,就能摆脱世家影响?世家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