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谁赞成谁反对(3 / 4)

王齮:你庆幸什么?长安君不造反那你蒙家一脉都请辞作甚?

蒙骜:你这鸟人惋惜个屁?你想长安君造反不成?

在王翦,尉缭相继就封地后。

蒙骜,王齮这两个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有四朝元老资历的宿将,毫无疑问是武将们观望的旗杆。

这两人没什么反应,武将们便也不会做什么反应,哪怕他们心中再不满。

高台下,内场圈子安静下来了,外场圈子在始皇帝登高台后就再没有过声音。

嬴成蟜带着笑意的声音,又自高空之中响起了。

“我七岁时,祖父告诉我,这个天下是强者的天下。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实际上那个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代价是做了半年噩梦。”

“不得不说,祖父吓到我了,他让我数年再不敢有改变天下之念。那几年,我总会对自己说你是天生的王,你是这个制度的最大利益者。”

“嬴成蟜,你为什么要造自己的反呢?你有王室支持,有皇亲国戚支持,有世家支持,整个秦国都在支持你。你想要的一切都唾手可得,你作什么妖呢?”

你是个屁王?

陛下才是王!

在始皇帝执政期间入秦国的秦臣,虽然早就对嬴成蟜改观,知道嬴成蟜不是竖子。

但听到嬴成蟜如此自吹自擂的话,还是嗤之以鼻,有些甚至笑出声来。

他们不怕这样会“聒噪”,因为嬴成蟜这些话是对始皇帝不敬,他们是在表忠心。

他们一副根本就不想听这个竖子再放狗屁的样子东张西望,嘴里还说着话。

“大逆不道!他说是天生的王?他将陛下置于何地!”

“真真可笑!先不敬天,后不尊王,这竖子好生狂妄!”

“把那个大喇叭拿来我用,快让他滚下来!”

这次的言论不分文臣武将,只分入秦时间年限。

这些人肆意议论,大声言说,这个时候谁的声音大谁就是对陛下最忠心,这个浪潮本应该越来越大。

但事实是,声音还没有大到能传到高台上,便开始走了下坡路,直至消弭无声。

老将王齮不用大喇叭。

在蒙骜那“你这鸟人别说话”的严厉眼神中,在赵姬那“你敢”的杀人眼神中,在一众知情老臣那“不可为之”的警告眼神中。

一嗓子石破天惊,喝得知情人和不知情人全都大惊失色。

“都他阿母的说个鸟!一群屁都不懂的鸟人!昭襄先王就是因为长安君才立的孝文先王,庄襄先王。回去问问家中岁数大的,什么叫因一子,立二王!”

老将的声音浑厚,沉重,响亮。

自武安君白起身死后,再没有张口骂过人的王齮难平心中热血,破戒骂人。

但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关心王齮骂人,都只会关心什么叫“因一子,立二王”。

赵姬,蒙骜,全都用犹如看死人的眼光看着王齮。

只是赵姬是恨不得马上死,蒙骜是你怎么忍不住这点细小差别。

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老臣,看着王齮眼神,主要表达含义也和赵姬,蒙骜一样。

在始皇帝当政期间,说出这种不利于王权稳固的事,死定了。

知道内情,从一开始就沉默的几个老臣继续沉默。

那些呜呜渣渣表忠心的秦臣们还是在呜呜渣渣,但脸上神色开始明显不自然。

从为武安君白起做过副将,为秦国打下不少领土,在上上个时代就打出名望,活到现在已是传奇的王齮口中说出来的话

显然比刚刚脱离竖子称号的嬴成蟜口中说出来的话,更有可信度。

而那些不论能力如何,不论官职大小,但凡资历深厚,早在始皇帝执政前就入了秦国朝堂的老臣们默然不语,则让这件事的可信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听王公意思,昭襄先王为了立长安君为王,才立了孝文先王,庄襄先王为王?

天生为王……这怎么可能是真的!越两代而为王?从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先例!

陛下怎么还没发话,这个时候还放任不管?王公的话语声那么大,早就应该上去了!莫非……是真的……

这些后入秦国的秦臣们心中惊骇欲绝,震惊有加,从未听过的秘闻让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往日标配的城府无法再完美隐藏他们内心所想,那煞白的脸色和磕磕巴巴的语言,无不彰显着他们内心的惊慌失措。

他们一边惊惧不已,一边还要继续说着先前那种“这竖子大逆不道”的话。

如果骤然停止,那不就表明他们相信了“因一子,立二王”这六个字了吗?这不是在质疑始皇帝吗?

虽然他们知道他们现在脸色早就暴露,但他们没有办法。

有些事,装也得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