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瑜一边走边想,上辈子为什么会落到那样一个境地,是不是她的教育方式出了错? 家属院说是院,其实是一栋又一栋的楼房,赵时年升职速度过快,导致他们还没来得及搬到符合赵时年级别的住所,仍旧在之前分到那间窄小的两居室里的住着。 人员住的密集,很难不碰见谁。 这不,苏瑜还没走到拐角,便和摘好了菜准备进屋的李大妈碰了个正着。 “小苏,饭点了怎么还出门?午饭吃了吗?” “没呢,这不学校老师找我有点事,赶着过去看看。” 苏瑜一边应一边将手里捏着的黑面馒头塞进布袋子里去。 李大妈瞥见了问:“小苏,你这是早饭还是午饭?” 李大妈长得尖刻又好八卦,苏瑜一向不爱和她多说,只摆摆手道,“婶子,回头再细说,我先去学校一趟。” 李大妈目送苏瑜离开,心想小苏这样明显有事啊,偏生还不说,弄得她心里抓肝挠肺的。 索性午饭先不做了,菜一收,去钱春花家里八卦去。 “我刚怎么瞧着,小苏急匆匆的?家里出事了?” 钱春花给小妞妞换好尿戒子,闻言瞥了李大妈一眼,道:“还不是家里孩子们的事。赵团也是,本身孩子就多,小苏还大着肚子,偏生又从外头领了三个回来。人还没安顿好,又出去做任务了,家里家外一摊子事,可不就指着小苏一个人?” 钱春花话里话外替苏瑜叫屈。 领回来的是三个孩子,又不是三个提线木偶。 男人们总以为养孩子就是管口饭吃,给地方住就成的。 屁! 一边是养子,一边是亲子,这里头事情多着呢。 钱春花有些忧心,还时不时向外张望:“我就怕小苏气得动了胎气。” “嗐,不就是怀个孩子,哪就这么娇气了?乡下人家挺着肚子下地干活的不在少数。再说,孩子多也不是什么坏事,多子多福嘛......” 李大妈年过半百,思想很老派。 小苏家里这么多儿子,换成别人做梦都得笑醒,也不懂有什么可愁的。 还以为是发生什么大事了,敢情就是孩子打架。 李大妈觉得有些无趣,转头问钱春花:“小妞妞快满一周岁了吧?你和大牛抓紧一些,趁着年轻再要个儿子,还是要有儿子的,有儿子才算有香火......” 钱春花心里跟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她冷下脸赶客:“婶子,您有这功夫管我,还是多操心操心你儿子吧,根生是不是27了?还没结婚呢?我怎么听说相看一个黄一个?有时候不要光想着去挑剔女方,多想想自己的问题。” “你、你这人怎么不识好?!我不跟你说了,家里鱼还烧着呢,再过一会儿得焦了!” 李大妈撂下话转头就走,生怕钱春花问她人家女方为什么看不中她家根生。 钱春花冷哼一声,“还吃鱼呢,不如吃屁!” 她说着将门狠狠关了上去,拉起女儿的小手乐呵呵的唱小曲逗她。 李大妈有没有鱼吃,苏瑜并不知道,但她这会儿是真的在吃鱼。 孩子们打架了,被老师找,着急吗? 换做以前她肯定着急,但苏瑜现在不那么着急了,反正离放学还早着呢,她在放学之前赶到总行了吧? 学校离军区不是很近,因为附近的村子也有许多孩子要上学,当初建学校的时候就建在了两边的中心点上。好处是,去学校会经过国营饭店和供销社,家里要是缺什么,顺手就能让孩子带回来。坏处则是,孩子们每天上下学要走的路不少,冬天的时候往往天黑透了,孩子还没到家。 以前苏瑜挺心疼孩子的,还张罗着要买自行车。 可等自行车买回来,哪些孩子骑自行车,哪些孩子走路,就又成了问题。 如今再看从前,苏瑜觉得自己真的傻的厉害。 摸黑走路而已,有什么走不得的,她挺着肚子不也是照样走? “同志,这是你要的红烧鱼和大肉包,得亏你来的早,再晚一点可就没了。”牛高马大的帮厨见她大着肚子不方便,还好心帮着把菜端了出来。 苏瑜捧着肚子道谢,等人一走,她拿起筷子一口鱼肉,一口大肉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上辈子除了药什么都吃不下去,如今再吃起东西只觉得味觉格外发达。 鱼肉细腻鲜美,酱汁浓郁又恰到好处,别说她手里拿着的是大肉包了,就算是个平平无奇的玉米面馒头都能蘸着酱汁连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