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璋很无奈。 这年头说真话没人信了。 顾璋在一众宛如探照灯般的目光下,缩了缩脖子。 他环视一圈,发现竟然连明盛帝、燕先竹、万刚、盛正业、戎景山这些老熟人,都用同样的目光看他——像是真的觉得,他有这个能力,能把那些东西全部都做出来一样。 顾璋:“……”这不会就是今天皮一把,明天坑个人反弹来的福报吧? 沉默,是今早的朝堂。 顾璋秉持“敌不动我不动”的战略,假装什么都没看到,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原地。 才没有看我,嗯、没错,不是在看我! 还是明盛帝先打破了沉默:“天工学校学子表现良好,所出适用于各地的灌溉车,对节省民力大有裨益。” 工部和户部立马站出来,他们要安排各地官员,将这批农具应用于民,向百姓推广。还有在京城没法试验的灌溉车,也要赶紧安排到当地去试验。 百官还是理智的,明盛帝开了头之后,也纷纷说起了天工学堂最新的发明创造。还有如何应用,除了那些学子的家乡,还有没有同样可是使用的地方等诸多问题,一一在朝堂上解决。 越是讨论,越是震惊。这么多学生,这么多想法,还能看出,确实不是出自顾璋之手,毕竟每个人做出的东西,都带着浓浓的地方色彩和个人特色。 但神奇的是,又能看出都脱胎于一种理论学派思想——这是一套成体系的东西。 这下,原本质疑考试成绩,甚至大放厥词说这肯定是错的,又大张旗鼓去现场试验找答案的官员,都有些没脸了。 人家已经做出成果来了!真正能利国利民,有益于百姓的,而他们呢?有的连入手的地方都还没找到。 顾璋也参与讨论,给了些建议,还为这些做出了实绩的学子们请功。 “臣以为,既然顾大学士有教人之天赋,天工学校的学子能迅速出成果,咱们应当重视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女子和不识字的农人着实浪费了些。”吏部一员外郎出列,建议道:“不如选些待官的举子进学,想来能有更好的效果。日后他们外任当官,也能直接应用于地方,一举两得,实乃美事一件。” 顾璋:? 这是什么强盗逻辑!他认识这个人,名叫平正豪,之前看着好好一个人,顶多是跟李老一样保守了些,古板了些,怎么能说出这种脑子有坑的建议? 觉得东西好了,想要自己上了,就把弱势人群踢走,妄图取而代之,还美其名曰提高资源利用率,得到更好的回报。 顾璋嗤笑一声:“这些学问,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平大人应该深有感触才对。” 平正豪脸色微涨红,想到自己才三十多的分数,他强辩道:“我朝举子和待官之人众多,肯定能选出更厉害的,”他朝礼部李老尚书尊敬地拱了拱手,“如李尚书、燕老这般天赋卓绝之人也定不在少数。” “我不同意。” “☜()_☜” 突然被牵着进来的李老,也深深皱起了眉头,明明是他曾经一力促成之事,但现在听了,却有种难言的可惜。 在顾璋的提醒他后,他对那些底层百姓中来的不识字的学生,多有关注,到后面发现真的思维灵巧机敏,便又多加照拂,比如不写过多的板书,多互动提问。 投入了不少精力,又看到人在自己的照拂下一天天变好,宛如逐渐擦亮蒙尘的明珠,那种感觉实在让人激动。 谁不喜欢勤奋刻苦还聪明的学生呢? 他甚至都萌生了收其中一个为弟子的想法。 还有那个极为聪慧的小姑娘,每一次都能跟上他的想法和节奏,甚至时不时的问题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激发出他源源不断的灵感,绝对是格物之学的天才! 想到她要离开学校,回去嫁给不知谁为妾,或者嫁给一个小门小户为妻,从此困于后宅或为生计劳苦,李老几乎惋惜得心中绞痛。 她能做出一个“水流筒车”,还带动那么多学子有了灵感,日后绝对能有更多的成就和作品,对百姓大有裨益,怎么能止步于此? 李老想,最好是学成之后,嫁给学堂里优秀的、聪慧的学子,日后她夫君入朝为官,两人携手为朝廷效力,随顾璋一同缔造千古盛世。 想到这些,李老对平正豪有些抵触了,他面色发凶:“思虑不周,行事激进急于求成,这就是你吏部任用的官员?” 顾璋都还没来得及继续,就听见李老尚书直接给人扣了一口大锅。 平正豪吓得脸色都发白了。 李老没停,他都不给旁人插话的机会,和人开始辩驳起来,引经据典,火力全开,差点没把平正豪吓死
第 140 章 盛世来13(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