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海生的水平有了全面的了解,刘欣雨针对他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张海生只读了一年高中就去当了兵,对于文理分科并不是十分了解,还以为高考要考全科呢。 经过刘欣雨这一番分析,张海生对高考有了自己的定位。 既然刘欣雨说他可以冲一冲京大,那么他就努把力冲冲看。 要读就读最好的学校! 读书人谁没有一个京大梦呢? 张海生原本只是抱着先来问问看的心情来刘欣雨家,经过刘欣雨的分析,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从这天开始,每天晚上七点张海生准时来找刘欣雨。 刘欣雨每天出一张卷子给张海生,要求他一个小时内完成,开始的时候允许他翻书,一个礼拜之后,就不能再翻书了。 不给翻书做卷子对张海生来说实在有些难,成绩当然有些不能直视,张海生心里生出了对自己的怀疑和对自我的否定。 刘欣雨什么都没说,只让他回去继续看书,当然刘欣雨同样给他划了重点。 回到家躺在床上,张海生有些泄气,也有些想打退堂鼓。 一晚上翻来覆去,第二天就睡过头了。 刚准备再躺一会,老头子拿着张报纸冲进他的房间,激动地浑身都在发料。 张海生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事实上的确有大事发生。 这天是十月二十一日,全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江南省报更是明确地报道了江南省的报名时间、报名条件等一系列具体细节,只是依然没有确切的高考时间,只说一个月后。 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 看完报纸张海生如同打了鸡血满血复活了。 刘欣雨却一如既往,仿佛高考与她无关。 事实上刘欣雨同样也增加了复习的时间,再有自信也不能大意。 乌县的报名点设在县教育局,报名时间定在十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 为了去县城报名,刘欣雨特地跟其他老师调了课。 二十五号这天,刘欣雨带着大队和学校开的介绍信、证明、高中毕业证书以及一寸照片,与张海生、知青杨德胜、林菁等人,先到骑车到镇上再坐一小时才有一班的公交车赶往县城。 短短三十多里路,所用的时间快赶上辛雨时代从深圳到广州的时间。 大家把该带的带的介绍信、证件都带上了,报名还算顺利,只是报名时就要填写志愿,很是花了一些时间。 所有招生的学校全部上了墙,刘欣雨大致浏览了一番就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京城和省城的几所着名高校全都在显目的位置,一目了然。 刘欣雨没考虑多久,很快就填好了志愿。 张海生却在报考京城的高校还是报考省城高校之间来回纠结。 虽然刘欣雨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但是这两天卷子做下来又着实让他深受打击。 从人群中退出来,一眼看到刘欣雨远远地站人群外很是悠闲,心里一动,忙不迭地凑到刘欣雨身边,问刘欣雨填好志愿没有。 刘欣雨干脆地将已经填好的志愿表递给他,让他自己看去。 “不是说考京大吗?怎么变成了京外?”张海生看过之后,惊讶地问道。 刘欣雨指了指第二志愿,张海生更是一头黑线,也十分不解。 刚才报名的时候,教育局的同志说得很清楚,第一志愿要比第二志愿更高才好。 京大多好了,京外哪有京大好! 刘欣雨应该明白的啊,为什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还有为什么不填第三志愿? 刘欣雨并不解释,对她来说京大京外都可以。 京大名气大,京外更专业。 第三志愿嘛,刘欣雨想了想,还是填上吧,依然是京城的大学。 刘欣雨这是与京城扛上了,看得张海生直摇头。 不过刘欣雨有这个实力,上京城的好大学绝对没问题。 “海生叔,到底报考那个学校,你想好没有?还有别忘记在这里写上服从。”刘欣雨将自己的报考志愿书仔细收好,扫了眼高校名单前越来越多的人问道。 张海生一脸苦恼,他还是拿不定主意。 他当然想上最好的大学,但是又担心考不上反而让自己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刚才刘欣雨已经替张海生想过了,直接让他报考京大,肯定会给他很大的压力,反倒不利于后面的复习和考试,倒不如让他放平心态,报考一所相对比较普通的高校,确保能上大学。 当然如果张海生考试的时候发挥出色,说不定因此成绩优异,直接被京大破格录取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这一年的高考,带来的惊喜无数。 反正确实有只报考了普通院校,却被没有填报的重点大学录取的实例。 这种情况当然没办法告诉张海生。 刘欣雨只能问张海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是非京大这种重点大学不可,还是只要能上大学即可。 张海生认真地考虑起来,最终还是觉得以能上大学为目标。 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南湖省的一所大学,第二志愿则是省城的一所师范大学,第三志愿则是乌县所在行政专区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 看着张海生刚刚填好的志愿表,刘欣雨有些目瞪口呆地盯着张海生。 她万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居然是这样的。 “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还有,回到村里谁也别告诉啊。”张海生有些受不了刘欣雨的目光,伸出大手在刘欣雨眼前晃了晃。 刘欣雨垂眸,似乎有些明白张海生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结婚。 张海生当兵的时候就是在南湖省服役,也许那里有他喜欢的人! 既然张海生不让她告诉别人,她当然不会多嘴。 反正张海生最终被哪所高校录取都与她没有关系。 报上名,填好志愿,刘欣
第107章 反其道而行之(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