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冬季还是过去了。 随着冰雪消融,嫩绿的枝桠从小树上冒出头来,春天也降临了大地。 许霄的私塾也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真正的挑战。 在冬季时,万事万物几乎都处于休眠的季节,在这个时候百姓们大都没有那么忙碌。 所以他们可以让他们的孩子去私塾,不为读书,就为那一口饱饭。 可是春天不一样,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百姓们要趁着天气合适的时候种植各种农作物,才能在秋天时迎来丰收。 对于百姓,乃至对于冀州、幽州等几个州,甚至是对于整个大汉朝廷来说,春季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关乎着所有人一年的生计。 在这个时候,百姓们已经准备好把自己家的孩子从私塾里接回去,然后准备春天的播种。 即便,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私塾生活,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对四书五经,对圣贤之语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 书本上的内容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让他们知道了一些以前想也不敢想,本应该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的东西。 他们很是喜欢。 可是不论再怎么喜欢他们也终究是要面对现实的。 作为普通百姓的孩子,种田就是重中之重,他们不可能不种田去读书。 于是,随着季节到来,私塾里的学生越来越少。 到了最后,只有一个失去双腿的,无力从事任何劳动的孩子还留在私塾。 一时间,豫州氏族和河北氏族的人喜不自胜。 他们就知道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冬天,百姓都没事,就来私塾吃一顿饱饭。 可是当春天到的时候,所有百姓的孩子,不论多大都得去种田,帮忙,无一例外。 百姓们就是世世代代繁衍下来的。 想要让他们改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学习一道,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如果只能冬天学习,春天、秋天就得下田去帮忙,又能学成什么呢? 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 世家们心中窃喜。 他们所预料的果然都是对的。 根本就不用他们出手,这本来就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更是有人狂妄地道,许云逸真的是太异想天开了。 读书向来是世家的特权。 普通的百姓只能种地。 许云逸让只能种地的百姓去读书,就是在颠倒黑白,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正在这个时候,许霄出手了。 他把早就准备好的农具统一下发了下去。 当然了,因为数目有限,不可能每一户都能平均分配上一套。 但也尽量做到了公平,他们通过田地的面积由两户或者是三户百姓共同持有一套农具。 同时,许霄的私塾还下发了放假通知。 所有学生统一放假七日,去帮家中减轻种田的压力。 不过,在七日之后所有学生必须回到私塾。 否则,下发的农具就会收回。 许霄相信,在百姓们用过他的新农具之后,就绝不会再用回之前的旧农具。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随着新农具投入使用,百姓们种田、播种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 原本三天才是做完的农活,现在仅用一日就能轻松解决。 还不仅限于此,新农具不仅效率高,也更加省力。 与这些比起来,一个还未完全成年的孩子带来的帮助就少得可怜了。 该怎么选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于是,在七日过后,所有的学生都回到了私塾上课,没有一人缺席。 哪怕是平时那些调皮捣蛋,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也是一样。 而在这段教学的日子里,许多原本心怀不轨的教书先生也慢慢静下心来。 他们发现,在私塾当教书先生,苦是苦了点,累是累了点,生活条件比起之前来也差得很远。 可是他们就是能从中收获到一种很大的满足感。 也许是从那些孩子满足的笑脸上,也许是从那一声声亲切的先生中,他们得到了之前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的发自心底的喜爱与尊重。 原来给予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