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刚才杂役所言的代王,急促的对着那个杂役厉声问道。
“你把刚才的话再重复一遍。”
杂役听到代王的话语,赶紧应声答道。
“启禀王爷,王子已经率兵入关,此刻正在大同城外约十多里地的地方,朝着这边疾驰而来。”
此刻屋中的众人全部听清楚了这个杂役的话语,众人一听到这王子距离大同还有十里来地的模样,更是心神恐惧,坐在软榻上的代王,更是一脸的焦躁,站起身形的他,对着底下的杂役怒喝道。
“边军呢”
“他们都是废物吗敌人都快到大同了,居然还没有率兵拦截,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朝廷花着银子养着他们是让他们来当废物的吗”
代王一脸的怒容,杂役更是被代王的凶相吓得后退了一步,连话都开始不出来了。
而底下的众人,连带着那些舞女,更是一点动静也不敢发出,所有人全部心的注意着自己的言行,生怕代王将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一般。
顿时,整个屋中因为代王的发怒而陷入了宁静之中,一旁的侍卫首领,看到无人答话,上前一步对着代王躬身行了一礼后,心的答道。
“王爷,朝廷前几日来了旨意,附近的边军都被调去围剿那之前犯边的火筛去了。”
完这句话的侍卫首领,停顿了一下后,一脸纠结的继续道。
“大同周边现在也就只有留守的这千数多城门守卫罢了。”
“除此之外,大同周边根本没有其他的边军。”
听到这个侍卫首领所言,在场不关心兵事的众人,更是心神焦惧起来,所有人全部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如果按着这个侍卫首领所言,现在的大同,岂不是和一个不设防的城市一般,也就唯有那城墙,估计还可以抵挡一阵子。
可是这般下去,又能抵挡多久,难不成还要期盼那些离开几日的边军,能及时回援不成
站在当场的代王也很快想明白了这些,直视侍卫首领问道。
“那如你所言,这大同城能不能守住”
“或者能不能坚持到离去的那些边军回来。”
侍卫首领听到代王的问询,面露犹豫之色,就在代王因为对方的迟疑又要发怒的时候,侍卫首领一脸苦色的摇了摇头道。
“很难。”
完这句话的侍卫首领,怕引来代王怒火的他,赶紧接着解释道。
“此次这王子兵犯大同,到了离大同十里多地的时候才被守军察觉,可见这一路上对方都是碾压的架势,所以之前才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既然是碾压,那卑职猜测,此次王子犯边所带兵力就并非数,甚至都有可能是倾力为之。”
侍卫首领到这里的时候,偷瞄了一下代王,看他在自己诉过程中面露思索之色后,就继续分析道。
“所以卑职认为,就凭借大同这点留守的边军,即使是算上大同的城墙,估计也够呛能坚持到那些离去的边军回援。”
代王站在原地,听着侍卫首领的分析,面露思索之色,可是在心里,他也认同了这侍卫首领的话语,不过心中还是存着侥幸的他,调转目光对着那个来报信的杂役问询道。
“可知此次王子带了多少兵马犯边”
杂役一直战战兢兢的站在一旁,听着刚才侍卫首领的分析,杂役才忽然意识到,事情居然比自己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此刻听到代王的问询,面容一怔的他,有些怯懦的回答道。
“据城墙上的守卫来,漫扬尘,根本看不清楚人影,不过应该所来不少,估计绝对有上万之众,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扬尘。”
听到杂役这么,代王一下子坐到了软塌上面,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恐惧的同时,神情更是开始变的纠结起来。
代王纠结的原因,还要从明朝的制度讲起,要知道明朝实行封藩制度,此条制度是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订立下来的。
除了太子,皇帝的其他儿子都要到京师之外的城市就藩,负责协助皇帝,维护明朝的统治。
虽然此举看起来很好,让那些不能继承皇位的子嗣远离了京师,避免了兄弟之间为了皇位而引起的倾轧,表面上是保护了皇家的血脉。
可是实际上呢,看似风光无限威风无比的众藩王们,却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而且这条制度根本不是众人以为的朱棣之后才有的规定,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定立了。
据传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周王从封地开封私下去了一次老家凤阳,还是打着祭祖的名义,可是哪想到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后,差一点就因此将他废为庶人,后来更是一度想将他改封到云南,只不过后来不知为何没有执行罢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代王才开始纠结起来。
眼下的局面,继续在大同待下去,搞不好城破之后,他都要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