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莫尔切?拉卡洛维奇?达普和卡吉纳达?罗尔捷芙娜?乌里奇耶娃在月球不幸遇难的五年后。人类进入技术跃迁时代。 又两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永久性月球科研基地在月球静海边缘落成。 棕毛国请求阿尔法?达卡帮助寻回两名宇航员遗体。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阿尔法?达卡没有能力为两宇航员收尸。 这一迟到的救援计划继续耽延。直到五年前,索联?霍普通过特殊螺旋弦绕力场装置将两名宇航员的遗体完整取回。 数月后,遗体回归地球。 这一对未婚夫妻,被迫在月球的星空下沉睡二十五年后,终于回家了。 笔者想起一段下流调戏之言:天作被,地当床…… 他向着来时的方向行进二十四米,拖出一道独特的爬痕,最终面伏于地停留在那里; 她匍匐在距离月球车两米远的地方,一条手臂向前伸直,似想要够到什么…… 宇航员多普拉达克?达罗维奇?马卡罗夫斯基最后看到的视频影像是月球车前面炸起的月面物质,然后画面就翻滚起来,没几下信号就断了。 他紧急呼叫两名事件中的宇航员,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马卡罗夫斯基一边向地球汇报情况,并不停呼叫他们。在确定他们再不可能回来之后,地球传来指令:提前终止月球行走计划,马上返回地球。 他们的死,是个意外。 或者,他们只是第二轮太空竞赛的牺牲品。 后来,月球车上加装了自动颠簸反推装置,再没有翻过车。 一个很大圈的围栏外,数名导游小姐肃穆而立,对着圈中的月球车默哀。 一名女游客在跟随默哀时偷偷地想:和心爱的人,一起死在无人的星球上,多么凄美的浪漫故事啊…… 应该,死而无憾了吧? 两名宇航员的遗体被从螺旋弦绕力场中转移出来,立即连同宇航服一起化做一堆粉末。这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逝者已矣,入土为安。 人们把完整的金属骨架从粉末中移除,没办法把宇航员与宇航服分离开来,只好把粉末全部装进一只瓮子里下葬。 葬礼庄严神圣而又隆重,是葬礼,也是婚礼。曾经相爱的人,终于在坟墓里相遇。 一个女子,和她的未婚丈夫,在月球的星空下沉沉睡去,长眠二十五年,相隔二十二米…… 那些粉末,像月壤的颜色…… 月球的星空下,太阳似升起,似沉落。 导游小姐远远看着游客们,他们半跪着采集月面物质,心有旁骛,不时抬头寻找来时的方向,如同一群群在旷野中迷路的羊。 最后一个地球日的日程有两个安排,分别参观相距不远的两个月球科研基地。 地球游客们回到旅游基地已经累得够戗。当他们脱去沉重又笨拙的宇航服,全身说不出的轻松,如破茧重生。 当然,康?马航空不会告诉游客,他们完全可以制造出更轻巧便捷的宇航服; 眼下还不需要,他们可不蠢。 地球来的人惜时胜金,不肯浪费每一秒宝贵的时间,他们极目星空,能看多远就看多远。之后便涌进全息室。 全智能系统帮助人类建造了一个宇宙全景模型:宏观+微观。大到宏观宇宙模型的雏形,小到微观粒子的极限运行模型。 人们所能看到的最大尺度的宇宙是一个宇宙本体的混沌体,康?马们自然不会愚蠢到把宇宙进一步缩小到元这一级别,他们知道,如此就等于把自己陷入悖论的无限循环当中,是不明智的,那样游客的宇宙观会受到严重偏引而因此产生可怕心理误导——最直接的深层感受是:游客们会认为宇宙只不过是创造者随手弹出的玻璃弹珠,或者康?马们的无限循环儿戏,致使人们对宇宙探索的求知和兴趣索然无味。 宇宙,是一个仍然浩无边际的混沌体,其中的存在体分布均匀,看不出规律,没有对称感,充满随机性。人们置身其中,没有星际感,更看不到星系和漂亮的星云;好像是置身在无限浩方的水体里,到处孳生满了繁盛的孑孓,是动,非似动,悬浮于其中随机的位置,随着全息图景的角度转动而旋转,形态瞬息变幻,每一个极细微的形态变化,都包含着无限的信息量。 令人神往又绝望的信息量。 地球来的人也不是好糊弄的,如此尺度的宇宙,看看就好,没人会信以为真,人类不是万能的,全智能系统是人类造出来的,宇宙模型是全智能系统造出来的……人们渴望知道宇宙的真相,更清楚人的能力——也许再过一百年也走不出太阳系‘内行星圈子’,对宇宙的测绘,只到‘目力’所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