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匡威率部抵达了天成军,充作先锋的刘仁恭则进抵天成军以西的清塞军,并与朔方军游骑相遇,就此止步。 天成军,在今大同天镇县。 清塞军,本在蔚州,玄宗时王忠嗣北移至此,“以张国势”,在今大同阳高县南。 幽州镇刚刚大胜河东,士气正盛,从蔚州一路追来。因半途听闻李克用已在整顿兵马撤退,一下子就放慢了脚步。 老藩镇兵的习性了! 在别人威胁到他们的时候,能够打起精神,奋勇拼杀。可一旦敌人退去,威胁解除,就又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了,只有大帅加赏才能驱使他们继续前进,但战斗力与之前保卫家园时也不可同日而语。 与刘仁恭对上的是天柱军的游骑。 邵树德已经率部南下,天柱军护卫左翼,游骑散出去很远,因此很快侦察到了刘仁恭的部队。 消息第一时间上报,递到了邵树德马车上。 对这事,他还是挺重视的,因为事关此番出兵的成果之一。 赫连铎现在有两个“爹”,他会投向谁呢?这是个问题。 “大发游骑,查一查幽州镇来了多少人马。”邵树德找来了已升任铁林军都虞候的夏三木,下令道。 夏三木领命而去。 河东的兵马,已经弄清楚了。云州城下四五万人,东路应该还有一批,但不如云州多,撑死两万,可能只有一万多。 在听闻杨悦率部出善阳关后,据哨骑查探,李克用又派兵增援被他占领的朔州。 大将是谁不清楚,兵力多少也不知道,多半是一到两万人,算上戍守朔州的兵马,差不多近两万。 这一战,李克用竟然动用了八九万人,对河东来说,算是全力而而为了。 朔方军十三万人,对上河东这八九万人,胜算几何? 邵树德不敢肯定,因为十三万大军里只有六万衙军是可以信任的,其他的战斗力都要下降一截乃至一大截。 河东这八九万人是何成色,不知。或许只有五万衙军,剩下的是蕃兵、州兵、县镇兵甚至是团结兵之类,但行军作战,就得把敌人往强了考虑,不然要吃大亏。 当然现在追究河东兵力成色已无太大意义了,因为李克用已经开始退兵,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了。 朔方军也很默契地没有过分进逼,免得再打起来,不值得。 万一败了呢?兵凶战危,战场上可没稳赢的事情。 邵树德算是掏空了家底,李克用也是全力北上,现在决战,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李克用主动退兵,大概是各方最能接受的事情了。接下来他还有一堆麻烦事缠身,未必会再有心思北上了。 至于幽州援军的兵力,李克用应该是有数的。他当然不会告诉朔方军,这个只能自己查探了。 别看之前大家是一条战线的,幽州使者也刚花三千多斤银从夏州买走了五千匹马,但李匡威这人不肯透露援军数量,可见其想法也很多。 这个世道,没有所谓的“队友”可以信任,大家都防着一手,队友也随时可能翻脸。 四月初九,邵树德抵达云州城北四十里的燕昌城。 “罪将申信拜见灵武郡王。”万胜军使申信肉袒出降,战战兢兢。 被困在燕昌城里边这么久,食水将尽,援兵被击退,突围又是思路一条,唯有投降一条路了。 跟着申信一起投降的还有万胜军四千一百步卒、三百多骑卒,此时都解了甲,上缴了器械,被银枪都的人看守着。 邵树德之前了解过,万胜军四千多人,披甲率达到了七成,也就是三千余副铠甲,其中铁甲一千五百出头,剩下的都是皮甲,这相当可以了。 国朝盛时,披甲率一度达到八成,全军铁甲率五成的样子,已经是自古以来最高的了。 中唐以后,北方藩镇军队的平均披甲率维持在六成,皮甲、铁甲的比例看各镇自身经济情况了,不一而足。 但无论哪个藩镇,铁甲都是高价值的物品,甚至就连朝廷也是。 数十年前,吐蕃入寇朔方,朝廷一次赐给盐州的器械是一百五十口陌刀、一百副铁甲。 讨昭义刘稹,赐给河阳军二千口陌刀、弓三千张、甲一千副。 朔方军现在的披甲率是七成五左右,但其中铁甲的比例比河东军少了不少,全军大概只有20%的人是铁甲,河东军至少30%,精锐点的估计更高。 河东名镇,晋阳北都,底子确实厚。 不靠骑兵,还真玩不过人家了,靠! 当然邵大帅也很想得开。李克用是在吃老本,朔方军则是慢慢积累上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