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奇不敢与杨嗣昌对视,天知道他是怎么从重庆那个死地逃出来的。 难不成要拿他开刀? 李国奇怀着忐忑的心情,告知杨督师他的病情刚好。 杨嗣昌哈哈笑了两声,然后也轻轻略过,看着丁启睿道: “如今河南闯王李自成流寇肆虐,陛下命我们剿灭贼寇,还得去打他啊。” 丁启睿则是摇头道:“督师,此事急不得,先前我军被“张献忠部”打的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再战。 况且囤聚在襄阳的军饷、弓刀、火药没有督师的命令无力调动,先前我军也小规模的击溃曹操罗汝才部。 为今之计,还需要下发五省饷银来激励士卒,同时为官兵更换武器,否则如何能深入追击?” 杨嗣昌被围困在重庆,无法调动这些人,就扣着粮饷不给用印。 即使是这样,左良玉宁愿被拖欠军饷,都不去四川支援他。 就以锤匪的战斗力,左良玉可不觉得自己能够打的过。 他自从被王朴坑了一次之后,就醒悟过来了。 积累自身实力,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不打,只有实力够强,不管你犯了什么错误,皇帝还得哄着你,让你继续为他效命。 所以左良玉对皇帝根本就不在怕的,唯一怕的就算像杨嗣昌这种脑子拎不清的督师。 搞不好就想着复制袁崇焕的套路,砍你的脑袋震慑军心,即使杨嗣昌已经拿着尚方宝剑砍过了。 “好,那便先前往襄阳,发饷剿匪!” 杨嗣昌站起身来看着众人笑道。 左良玉、李国奇、勐如虎等军将连连感谢。 尽管大部分人都觉得杨督师被围困重庆后,有了些许变化,但总归能把欠饷发了就好。 河南作为大明帝国的腹心,一个省内有七个藩王,再加上官僚地主的巧取豪夺,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百姓苦不堪言,连牛马都不如。 崇祯年间更是多事之秋,官府频繁的军队调动、官差的往来,更使河南这块四通八达之地首当其冲。 连年的大旱、蝗灾,把河南变成了赤地千里。 朝廷在这样大荒之年,仍然毫不放松追逼钱粮。 挣扎于死亡线上的农民,除了奋起反抗之外没有任何出路。 河南已经几年没有下过雨了,又发生蝗灾。 一斗米都能卖到千钱往上,还经常买不到,路边的瓜果不能成熟都塞进了肚子。 渐渐的吃草根,树皮,糠秕、山蔬,待到没了吃的,处处都成了盗贼。 他们以人为食物,甚至还掳掠来到集市发卖,众人争相抢购。 父母食子女,子女食父母,夫妻,朋友,兄弟,相邻间互食。 甚至还有余力下葬的死人都被扒出来吃掉。 幼童眨眼不见,在寻已经在锅里煮上了,至于孤寡多被诱骗所食。 倒是没有人吃脑袋,多是像西瓜一样摞在路边。 各种骨头都能扔在路边,走一步就能踢出一块来。 如此人间惨剧,比崇祯初期的陕西,也不逞多让。 李自成来河南的时候,身边只有千余人,称得上是士卒的身份。 进入河南后,就有无数人的跟随他。 闯王打出诸多口号,比如不杀平民,专杀官的口号,李自成抓了万安王以及一百多士绅,也有模有样的“开大会审判”,然后全都搞死。 如此让跟随他的当地百姓狠狠的出了口恶气! 他们不当人的那段日子里,这些人依旧该干嘛干嘛。 河南闹灾了关我们屁事? 他们这些人可从来不缺吃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写实的很。 牛金星,宋献策等读书人纷纷加入李自成。 牛金星主要是为李自成的队伍制定规章制度,招揽人才,有意识的建立政权,时不时的给李自成讲讲孙子兵法。 至于宋献策完全就是一个吉祥物的角色,需要他占卜预测胜负。 军事计策上至今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 但偏偏宋献策极为得到李自成的信任,经常带在身边,口称军师。 宋献策为李自成成献上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 这玩意从朱元章的第十八个儿子开始到崇祯,在民间有着相当漫长的传说。 同时利用白莲教在民间散步李氏当兴的舆论,说李自成上膺天命,这让李自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