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往北还是往南(求月票)(1 / 3)

长京一天比一天冷了。

好在近几日天气都还不错。

长京城内的房屋没有城外宽敞,尤其是西城店宅务的房子,没有院子晾晒腊肉,只能晾在屋外。不过做腊味的人也不多。

近几日来往于柳树街的人都能看得见,那间挂着“道”字旗和“除鼠去忧”店招的店铺门口晾着腊肉,晾了几日,又新添了腊肠与酱肉。神奇的是经常有一只猫儿趴在门口晒太阳、睡觉,却从不偷肉吃,反而在有别的猫狗前来时,会立马醒来,将之驱走。

来往之人都觉得神奇。

还有一名写杂书的,将之当作长京奇事,记进了书里。

猫儿不在的时候,便是道士。

总之得有人守着。

有时道人猫儿都在,便常常是猫儿在门口酣睡,秋风落叶无数,道人端板凳坐在门口,将一片一片的叶子往它身上放,直到将它埋起来。

猫儿知晓,却也不理会。

一段时间后,宋游便将肉收回了屋中,挂在灶屋梁上,不再每日拿出去晾晒。

长京也渐渐由秋入了冬。

邻居女侠还未回来。

书生鬼也未回来。

长京的冬天比逸州要冷一些,道人早已换了冬衣,随着日渐天寒,也点起了火炉,常常借着火炉煮一壶茶,串几串肉来烤,便省去了一顿饭,捧一本书在二楼窗前一坐便是一下午,又消磨了半天时光。

傍晚则出去走走,看看冬日的长京。

长京和逸州一样,一到冬天,盛世外衣就去了大半,西城的穷苦百姓又像满地无主的猫狗似的,春夏秋看着都还像个样子,一到冬天,便真当是在生与死的交界徘徊,也许哪个晚上,蜷缩在家中乃至街头的人,一觉睡去,第二天就已经冻得梆硬了。

听茶楼的人说,每天都有人被冻死。

“时代之疾啊……”

南方尚且如此,不知北方又有多苦。

宋游正坐在楼上,面前放着一本书。

这本书正是当初在逸都买的《舆地纪胜》,他所翻开的,正是书的第一页,那页简单的大晏地图。

面前火炉燃烧,炉子上一个茶壶,壶中咕噜噜响,热气升腾。

里头煮的是官茶,加了红枣与糖。

炉子旁边躺着一只三花猫。

道人伸手将茶壶提起来,放在炉子最边缘,给一个杯子一个小碗倒满了茶,一个是普通的陶杯,一个则是上好的玲珑青花瓷,茶汤红亮,装在陶杯里还看不出来,装在镂空一般的玲珑青花瓷碗中,则清澈亮红,极具观赏性。

“三花娘娘喝茶了。”

“凉一会儿再喝。”

“好。”宋游紧了紧身上的纸裘,“还是三花娘娘好啊,修出了变化的本领,想变出什么衣服,就能变出什么样的衣服。”

“三花娘娘厉害。”

“说来我们到长京也过了三季了,再过了这个冬天,我们就该离开了。”

三花猫顿时抬起头来看他:

“又要走了吗?”

“还有一段时间。”宋游说道,“不过我们应该提前开始准备。”

“还会回来吗?”

“自然。”

“哦……”

“那么就请厉害的三花娘娘说说。”宋游端起杯子饮茶,“我们开了春,离开长京之后,是往北方走呢,还是往南方走?”

“三花娘娘不知道。”

“往北方走,便是乱世,妖魔为祸,民不聊生。往南边走,要太平一些,但也可以去丰州业山看一看。”宋游对她说,“三花娘娘觉得呢?”

“三花娘娘跟着你走。”

“这样啊……”

宋游举杯慢慢品茶,陷入了思索。

长京是天下中心,到长京以来,各种收获实在是大,但也不能长久留在这里,终究是要离开的。

哪怕明知长京即将变天,风云将起,也还是不能留在这里。

这等历史大戏,动辄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演绎,自己不能为了它而守在这里。

不过长京是天下中心,不光是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地理位置也差不多,而大晏之大,自己无论向南还是向北,只要一州一州的走,以一种详略得当的方式去游历见识,还是得绕回来——倒也不是必须得绕回来,绕回来是比较好的路线规划。

相当于将大晏各州由南北方向分成大致四层,自己向北走,再向东走到最东边,走完一层,回来再走一层,如此便走完两层,回到长京。

之后再走剩下的、靠南方的两层。

只希望下次回来的时候,能碰得上长京的历史大戏,哪怕只是听闻见识也挺好。

“说起来……”

宋游已喝完了杯中茶水,但并没有放下杯子,而是又细细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