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地道战(1 / 2)

这是八路军总部办的一本半月刊,面对晋察冀边区,刊登一些各地方武装抗日的战果,和有组织的抗日活动。

这一期的封面,就是保定市清苑县,冉庄地区的一个新的抗战模式,地道战模式。

北方地势多为平原,鬼子又拥有绝对的交通运输优势,机械化部队非常快捷。

所以北方的抗日斗争非常艰难。

没有大山可以依靠,没有星罗棋布的水系支撑。

人口不如南方多,耕地和牲畜的数量也远不及南方,冬天又很寒冷。

即使八路军通过灵活的战术和调度,获得一些以多打少的战机,也会因为鬼子的机械化快速反应能力而经常半途而废。

不过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尤其是华夏人民的智慧,依托于几千年历史的沉淀,他们总能想出对付禽兽的妙计。

前段时间,八路军和老百姓利用北方平原的特性,创造出地雷战的模式,就深深影响了北方的抗日战局。

人们利用陶器,木头,加上一点火药,就能造出让鬼子头疼的地雷。

后来更是仿照欧洲的子弹雷,造出一个子弹就能杀伤鬼子的神器。

陈天民也用过这种地雷和

这种战术。

只不过后来他倾向于主动进攻,地雷战才用的少了些,不过就在前几天的泉亭火车站之战中,他也用上了特制的碎片雷,效果非常不错。

现在,冉庄乡亲们又发明了地道战的模式,令陈天民非常感兴趣。

他已经预见到,自己开始大规模出击,展开“拔牙行动”后,一定会狠狠打疼小鬼子,他们不可能听之任之,一定会来一次大规模的扫荡,既想挽回颓势,又想伺机消灭特别独立加强连。

这种好机会不可不利用,虽然时间紧,土木工程又很费人力,不过鬼子也没防备,不成熟的地道战法,配合特别独立加强连的武器装备,足够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了。

果然,张焕章和胡玉斌看到这种新颖的战法,也都很敢兴趣。

三人商量了一会,立刻派何良带着人,下去和附近的各村镇乡亲们,布置任务去了。

反正不会白让老百姓干活,家里挖地道的,可能会被毁坏,所以每家每户补贴三块大洋。

在野外挖地道的乡亲们,免费供吃住,还给发一身新衣服。

这年头的农户家,没有太值钱的房子,要是房子因为挖

地道被鬼子毁了,八路军会帮忙盖新房子,人工免费,砖瓦木料,两块大洋都用不了。

其实不说给钱,为了抗日,老百姓们也都心甘情愿。

这些年,没有哪家没吃过鬼子和汉奸们的亏,轻的是粮食,家禽被抢,重一点的人被打残,女人被侮辱,直接被打死的也大有人在。

听说要和这些禽兽干,所有人都红着眼点头答应。

就这样,一夜之间,陈天民就动员了附近十几个村镇的上千名乡亲,连夜挖起了地道。

当然地道不是乱挖的,结合《晋察冀抗日简报》上介绍的经验,结合自己地区的特点,陈天民提出了种种设想,甚至还亲自画出了图,来知道大家怎么挖。

这边百姓们挖地道,那边“拔牙行动”继续进行。

第二天,十个班组再度出击,又拿下了附近的十个日伪军据点。

战斗成果和缴获与第一天比大致差不多,说明鬼子真的削减了外围据点的物资配比。

当天晚上,看着地图上逐渐扩大的解放区,陈天民谨慎地址选择了五个点。

他命令两个班组合一,第三天只打五个据点就可以了。

不出意外的话,三天

后,鬼子一定会有所动作的。

果不其然,第三天的“拔牙行动”,虽然只打了五处,而且都是特意选的比较偏远的地方,依然遭到了敌人的坚强抵抗。

鬼子早就有了防备,尽大可能加强防御,聚拢兵力。

不过他们想得到的,陈天民更加想得到,双班组配合,强大的火力和默契的相互支援,还是拿下了这五处据点,不过也第一次出现了伤亡。

有三名战士牺牲,十一名战士负伤。

这次拔牙之后,特别独立加强连就停止了行动,把精力专注于各城镇的地道建设上。

第四天,鬼子就有了反应。

他们从河曲县,偏关县和五寨县,每个县抽调一个小队,又从忻县警备司令部抽调了两个中队。

晋中这一块,忻县是一个中心点,附近几个县的警备工作都归忻县管辖。

所以每个县虽然都有警备司令部,但是忻县的司令部要大于其他县的司令部。

这拼凑的一个大队,当天就赶到了河曲县,然后筱冢义男又亲自下令,从太原抽调了一个大队的鬼子,乘火车赶到忻县,第二天也赶到河曲县。

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