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听明白了(八千大章)(3 / 5)

多少种子去种! 当然分回去了,也不要种在田里,田里还是要种上小麦的! 咱们这地方是山区,山区的旱地很多,我跟你们说光是旱地,收成就够大家吃喝了! 之所以把你们那么早叫来,并且让你们帮着干活,其实是想一步一步的告诉你们,种玉米,怎么种! 种子要泡药,只有泡了药的种子,鸟才不会去刨出来吃了,就算吃了也会死,相对而言损失会少一些! 泡的药,我会找人给你们派发。 然后种子的间距,一亩地要种多少棵?怎么种? 起不起垄,挖不挖沟,一个坑坑放多少底肥,什么是低肥,我都会叫人一一的指导你们。 然后,一些要注意的,你们都经历过了,那就是周边的老鼠! 如果地里有老鼠,那么玉米收成的时候就会损失惨重,所以你们快到收成的时候,就应该召集着所有的男女老少去地里挖老鼠洞去! 而且,这些玉米杆,还可以喂牛羊马猪! 最重要的是,你们种玉米的时候,还可以在玉米地根据间隔处种上大豆,这样还可以肥地!” (俺们老家种玉米都在玉米垄上种豆子,收成挺好的) 陈山河的话很真诚,老百姓也爱听,特别是他说的关于种地的知识,老百姓更爱听。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不会说,我种了一辈子地,难道还没有你会种?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认为你读书人基本上什么都会,当官的肯定比老百姓聪明,特别是他们都不懂的事情上。 比如种玉米,他们就不太懂。 别说他们,就算到了七八十年代,也有很多农民不怎么懂如何才能种好地,还是要不停的跟农科站的技术员学习。 所以陈山河说的种地的诀窍,他们也很喜欢听,很爱听,最重要的是一个会种地的长官跟他们感觉很亲近。 两天后。 终于到了收成的日子。 40亩玉米地,来了四五百号人。 敢死营不值班的都来了,还有100多老百姓,他们不是亲眼看着,他们是亲手收了。 如果说耳听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那亲自上手,总没错了吧! 他们亲自把40亩地的玉米全部掰下来,然后一个个的,放到晒场上晒。 在赛场上晒上一两天,干爽了,好脱粒了,就一个一个的棒子给脱离。 陈山河亲自在他们面前把一根棒子,一粒一粒的掰下来,数了数有900多粒玉米粒,一根棒子就有900多粒玉米粒。 然后,秤了一下,现在还不算太干的玉米粒,一个棒子掰下来的玉米居然有差不多七两。 (俺们那的大棒子,掰下来还没晒的时候就有差不多半斤,当然那是杂优种,就有那么高产。) 这一秤,直接在100多个老百姓面前秤的,而且是当着他们的面脱力然后秤的。 “乡亲们,看到了吧!” 陈山河抬高了秤,让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 “一根棒子,当然我选的玉米棒子是那种特别饱满的,可是这么饱满的玉米棒子这有很多,并不是最饱满的! 可就这么一根棒子掰出来的玉米粒,有七两多,当然这是还没有晒干的,如果晒干以后大概有五两左右! 乡亲们! 一根棒子五两多,三根棒子,那就是一斤哪! 这一棵玉米,如果好的话就有三个棒子,不好也有两个棒子! 也就是如果种的好了一棵玉米就能收一斤粮食! 大家想想,大家想想! 一棵玉米杆杆只需要一粒玉米种子就能种出来,就能换来一斤粮食,你们想想! 值不值当,该不该种玉米!” 老百姓被镇住了。 他们在收的时候可以看出这产量很高,非常非常高,但是没有想过,没有想过会这么高。 一根玉米棒子,没晒干的玉米粒,居然就有了7两,都差不多半斤了。 听长官说,就算是晒干了也有5两左右,三个玉米棒子就能收一斤粮食,一斤啊! 王庄村的村长王大庆都红了眼:“额娘,为了给额姐弟俩省几斤粮食过冬,自己活生生的把自己给饿死。 这么多年来,额成亲,生娃,娃又生娃。 但额一直都没忘,额小时候,额娘活活饿死,就是为了给儿女省几口吃的好过冬! 要早知道,玉米能这么高产,额早种玉米咧! 现在,谁不让额种,额跟谁拼命!” 这是真情流露,血红的双眼做不了假。 大家伙乡亲们也都站了起来,人人都有伤心事,特别是关乎粮食这个事儿。 这年头,谁都会因为养不起而溺死几个孩子。 要早有这么多粮食,哪用心如刀绞的把孩子给溺死了。 可是粮食本来就少,如果再多几个孩子,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所有的孩子都长不到成年都被饿死。 所以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村也要种子回去种。 陈山河赶紧站起来高声说:“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其实这个玉米种子,是一些读书人培育出来的优良种子,能留种。 但是留下来的种子会一茬不如一茬,不过依然会高产。 哪怕到最后已经退化成到十几年后了,也依然能够保证亩产有800~1000斤! 就算这样,也比现在的作物,200斤亩产,哪怕是其他县的玉米高产一点三四百斤,那也是强太多了! 并且,想要高产,种的时候不能瞎种,否则很有可能颗粒无收,就像你们以前种的那样! 你们以前种的一个坑里种五六棵,这哪能长啊! 就算苗苗长高了,也不会长玉米棒子啊! 所以,种子会派发下去的,派到你们各村,还会有技术员。 也就是我们的战士,种过玉米的照料过的都跟我学过如何种,到时候由他们去告诉你们该怎么种,才能种好玉米。 然后你